如何培养一个心理健康的孩子
孩子尿床的问题如何解决?孩子三岁尿床不是问题,三十岁尿床是很大的问题。我下乡劳动时我们班有个同学尿床,晾被时应该是哪尿湿了哪冲着太阳,但他不好意思,每天晾被时把湿的地方冲里,天黑还不干,将来结婚会造成问题。家长对幼儿要求特别高,看到两三岁的小孩尿床啪的一巴掌,小孩他是控制不住。如何训练孩子控制大小便?有很多家长看到这个情况特别生气,要吃饭时孩子拿着便盆到饭桌前面或尿或拉,两三岁孩子最大的快乐来自于排便排尿。我的孩子从幼儿园回来特别高兴的告诉妈妈说班里谁尿裤子了,家里来客人了孩子往往拿着尿盆不是尿尿就是拉屎,我的孩子也是,非不去卫生间,非要拿到饭桌旁边,这是幼儿一个快乐的感觉。家长看到孩子尿床特别焦虑特别急躁,孩子端着便盆到饭桌旁边不用管他,过了三岁他自然会知道去卫生间。有很多人在小时候尿床,有的家长有种错觉就觉得别人家的孩子天生不尿床,我认为孩子尿床基本都是家长做得不太好,不是孩子不好。在座的各位,有谁说我自己躺着就能尿出来?我们尿尿不能躺着,人骨折后打着牵引,只能拿着便盆去接,但尿不出来,骨折瘫痪早期躺着都尿不出来。我们很小的时候家长要训练孩子躺着尿不出来的习惯。两三岁还在尿床的小孩,你要观察一下他尿尿的时间,要尽到当家长的义务。你熬一宿盯着孩子看,事先积累一些经验,比如孩子晚上十一点、夜里两点、夜里四点、天亮之前各尿一次,那么你十点五十五分把他一次,一点五十五分把他一次,三点五十五分把他一次,每一次在他要尿之前都被你把出去了,以后他再背贴着床就尿不出来了。有些家长睡觉很死,孩子十一点要尿时没人理,孩子躁动半天没人理就尿床了。我问过一些有遗尿症的患者,尿床之前是否做找厕所的梦?他们说做,梦到想去厕所然后就找厕所,然后就找到了,进去就尿了,然后就醒了。有时候我喝啤酒喝水喝多了,入睡不长时间就会做梦找厕所,但找厕所非常难。有一次我梦见总算找到厕所,正在要方便的一刹那,灯光大亮、音乐奏响,回头一看就相当于我站在舞台上,因为我的身子在床板上尿不出来。要想控制孩子不尿床很简单,家长辛苦两三天就行,按照孩子尿床的规律提前把尿把出去。
让孩子多做游戏,让孩子多和同龄孩子做游戏,对孩子学习和别人交往很有好处。现在不宜让孩子过早学习,六岁让孩子上小学是有科学道理的,六岁之前尽量不让孩子学习,六岁之前主要是通过游戏学习。
重视孩子的独立能力。孩子自己的事情让他自己做,孩子不会穿衣服的时候帮他穿,孩子不会穿鞋不会系鞋带的时候我们帮他,等孩子会的时候再让妈妈做,妈妈一定要坚持立场不帮他的忙,一定要让他自己做自己的事情。要培养独立的人格,独立对自己的事情负责的孩子才是心理健康的孩子。孩子不能对自己负责,要反思家长是如何对孩子的。
正确对待孩子的过失和错误。不要害怕孩子犯错误,犯了错误不要只是给予严厉的批评。
学习初期的孩子
孩子要上学了,父母感情上要放松,要孩子离开父母,保持一段距离但保持情感上的亲切,心理距离如何拉开、情感上如何拉近?生活上的照顾要减少,要经常和孩子有效的交流和沟通感情,很多家长说没有办法和孩子交流,家长和孩子感情破坏的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家长替孩子做了很多生活料理的事情,这些是孩子都能做的,在做的过程中培养孩子独立解决生活困难,培养克服困难的意志力。现在很多家长对孩子生活要求不高,但对学习要求特别高,要按时完成作业要取得好成绩,孩子觉得家长是矛盾的觉得家长很怪,孩子的感情受到伤害,和家长的感情就疏远了。我在《心理访谈》做过这样一个案子,一个中学女孩和母亲特别对立,小学有一次考试成绩妈妈要求九十分以上,但她考了八十分,妈妈让她在街上跪着,孩子和妈妈的感情被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