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遐龄"对症下药"
年羹尧"嫉妒"成才
清代名将年羹尧13岁时,仍然大字不识一个。他父亲年遐龄,官做得不大,但对于教育儿子来说,可谓是煞费苦心。但年羹尧就是不肯读书,反而把父亲请的老师都捉弄跑了。年遐龄万不得已,只得对症下药。
这天,年遐龄又找了一位老先生给年羹尧当老师,但这次他要求老先生按照他的要求去做。这位老先生呢,便按照年遐龄的吩咐,每天只管自己读书,对年羹尧不闻不问,连话都不跟他说一句。年羹尧刚开始很高兴,因为没有人管他。但是时间一长,他渐渐地有些腻了。
一天饭后,老师正在读书。年羹尧站到老师旁边,站了大半天,老师竟然一无所觉。而且越读越有精神,年羹尧心想:这是什么道理?便问道:"老师每天读书,一点不觉厌烦,难道书本真的这样有味吗?"
老先生随口答应道:"味道极好,但作用更好。你看本县的卫大人就是靠读书当上尚书的,像你,是不可能有此成就的。"说完,老师又低头自顾读起书来。年羹尧心想:"你个老家伙,如此看不起我,难道我真比不过他?"但是老先生更加不理他,这激起了他的嫉妒之心,决心要与之较量一番。便要求老师教他读书。老先生暗中高兴,不由得信服年遐龄的本事。于是答应教他。年羹尧心中有气,读书学习加倍努力。
从此以后老先生教得用心,年羹尧学得刻苦,不久后年羹尧成了一代名将,建立了不朽的功业。年遐龄知道孩子的嫉妒心重,却能够做到反其道而行之,实在是不多见的,但正是由于他的"对症下药",成就了年羹尧的一番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