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解嫉妒之心 让孩子在阳光下快乐成长

儿童资源网

化解嫉妒之心 让孩子在阳光下快乐成长

  5、帮助孩子找到自身的优势。有时候嫉妒和羡慕仅仅只是一线之隔,当孩子看到别人有漂亮的裙子,想着"真是一条漂亮的裙子啊!如果我也有,那该多好啊",这就是羡慕;如果想的是"为什么她有这样的裙子,我却没有,我不管,我也要",这就变成嫉妒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要帮助孩子找到自己的闪光点,比如在剪纸方面有天赋,比如身体的协调性很好等等。让孩子知道自己也有能让别的孩子羡慕的地方。

  6、正确利用嫉妒。嫉妒其实是一把双刃剑,利用得当,完全可以变成激励孩子的动力。因为有嫉妒心的孩子,说明他也有很强的自尊心。如果看到别的孩子比自己好,心里一定会有股子不服气。家长在这个时候千万不要数落他,说"你真没用""你看看谁谁,比你强多了"这一类的话,也许大人的本意是想刺激孩子更加努力,但这种措辞很明显也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家长要做的应该鼓励孩子积极进取,与小朋友们良性竞争,告诉他只要尽力付出了就已经收获了成功,就是好孩子。要时刻对孩子说"你行的,要相信自己有潜力",而不是一味地泼冷水。只有这样,孩子的负面情绪才能够转化为积极的动力。

  长期存在嫉妒心理后果会很严重

  《心理学大辞典》中说:"嫉妒是与他人比较,发现自己在才能、名誉、地位或境遇等方面不如别人而产生的一种由羞愧、愤怒、怨恨等组成的复杂的情绪状态。"嫉妒心理是一种破坏性因素,对人的生活、工作、事业,乃至人生都会产生消极的影响。

  现实生活中有很多因素会影响到孩子的健康成长。孩子的心理很复杂,于是在某些时候就表现出了嫉人,嫉事,嫉物。相应的在这个时候,孩子也会挖空心思采取手段来解决自己心中的嫉妒。

  嫉妒是一种病态心理,对人对己都没有好处。一些孩子存在嫉妒之心,就会对被嫉妒者产生怨恨或者愤怒,进而可能就会付诸行动,诸如制造谣言,挑拨离间,乃至寻机报复。"在小学里,这些孩子常常偷偷地把老师喜欢的那些孩子的东西藏起来或搞坏。又如在上课时,如果老师夸奖别的孩子,他便会大声喊叫: ‘我也会啊!’。这种缺点如果保留到长大以后,那么孩子就很难协调与他人的关系,很难在生活中心情舒畅,因为嫉妒心理强的人,别人的成功和他自己的失败,都会给他带来痛苦,平添不少烦恼。"采访中退休教师薛秋华说道。那么,父母究竟该如何化解孩子心中的嫉妒,让他或她变得乐观、阳光、开朗呢?薛老师建议家长们应该注意从以下几点着手。

  如何预防孩子产生嫉妒必

  学会倾听孩子合理的宣泄

  孩子都喜欢受到表杨和鼓励。表扬得当,可以巩固其优点,增加他的自信,促进他不断进步;如果表扬不当或表扬过度,就会使孩子骄傲,进而看不起别人,认为只有自己好,别人都不如自己,甚至当有人说别人好,没说他好,他就难以接受。另外,小学阶段的孩子很难控制自己的情绪,当他们存在嫉妒心理的时候,便会迅速而直观地通过语言、行动而表现出来。对于家长们来说,观察孩子的行为方式、掌握孩子的情绪趋向却并不难。家长要做孩子忠实的听众,就要学会耐心帮助孩子把妒忌心理排除掉。当孩子表现出幼稚而又可怕的嫉妒之心时,父母不要上来就对孩子的嫉妒心理进行批评,而要善于听出孩子产生嫉妒心理的根源,并且要心平气和地排除孩子由此而产生的苦恼,便于问题的解决。

  孩子都会存在嫉妒的心理,他们更需要的往往不是欲望的满足,而是家长耐心的倾听,以及对他们内心感受的肯定。让孩子心灵得到平衡,这样有助于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又能有效防止孩子的嫉妒心理滋生。

  让孩子懂得嫉妒的危害

  作为父母,这个时候就要扮演老师的身份,用合理而又权威的语言让孩子明白妒嫉是一种负面情绪。但我们有必要让孩子们了解,即使是他们尊敬的爸爸妈妈也会有妒嫉的感受。我们可以告诉孩子,当宝宝和爸爸在一起亲亲热热的时候,妈妈也会妒嫉爸爸,但是妈妈不会因此而乱发脾气或者感到难过。或者举出自己小时候的故事,告诉宝宝自己也有过同样的心情。再者,凡存在嫉妒心理的孩子,都会在心中产生一种报复的心态,并且都会不同程度地付诸实施,这样不仅危害别人,也危害自己,限制自身发展。父母此时一定要让孩子知道报复行动的危害性极大,这是由嫉妒不良心理冲击的结果。

  做孩子的好朋 帮孩子树立自信

  多树立自信心,少袒护孩子。但凡孩子妒忌心理的产生,大都是由孩子不自信造成的。现在的孩子,不断日益强化内心的自我意识,从小就把个人私利放在第一的位置;但是一旦受挫也极易产生自我否定意识,通俗地讲就是自卑心理,自卑是一种病态的自尊,越是觉得自己不如别人,越是全力维护自己,于是便可能不惜采取贬损别人的手段来补偿自己失衡的心理,于是在"我不如你,也不让你占上风",这样的想法中产生了妒忌心。所以家长学会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竞争意识就显得尤为重要。有嫉妒心理的孩子一般都有争强好胜的性格。家长要引导和教育孩子用自己的努力和实际能力去同别人相比,竞争是为了找出差距,更快地进步和取长补短,不能用不正当、不光彩的手段去获取竞争的胜利,把孩子的好胜心引向积极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