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宝宝肚脐相关的疾病

儿童资源网

与宝宝肚脐相关的疾病

  脐带是胎儿在母体内由母亲供给胎儿营养和胎儿排泄废物的通道。胎儿出生后,医务人员会将脐带结扎,切断。断脐后,脐带残端会逐渐干枯变细,慢慢变为黑色。

  一般宝宝出生后3~7天脐带脱落。在断脐前后,如果消毒处理不严,护理不当的话,很容易造成细菌污染,引起脐部发炎。常见的病原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其次为溶血性链球菌,或混合细菌感染等。

  脐炎

  症状:

  脐带脱落后伤口不愈合,有渗液或脓性分泌物。

  脐周皮肤红肿,深及皮下,重则蔓延形成蜂窝织炎或脐周脓肿,甚至继发腹膜炎。

  发热,血白细胞数增加。

  慢性脐炎时局形成脐部肉芽肿,为一小樱红色肿物突出、常常流粘性分泌物,经久不愈。

  脐茸

  症状:

  脐茸的外观很像一块粉红肉,位于肚脐中央,分泌物较多。护理不当会有少量血性分泌物。

  脐疝

  症状:

  小如黄豆大小,大的可像核桃。

  当小儿平卧,安静时,肿块消失,而在咳嗽、打喷嚏、哭闹、直立、排便时脐部外突。

  个别婴儿可能有局部不适感。

  用手指压迫突出部,肿块很容易回复到腹腔内,有时还可以听到“咕噜噜”的声音,如果把手指伸入脐孔,可以很清楚地摸到脐疝的边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