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兰特船长的儿女(下)-第八章
他们参观了主要的矿场,只踏过一段细沙铺成的马路,然后到了银行.银行是座高大的建筑物,国旗在屋顶上竖着.爵士一行人得到银行总监的接待,并被请到里面参观.
银行里存放了很多下面各公司搜集的金子.银行总监指出金子的许多奇异标本,并且说明各种采金法的详情.这种生金大概是两种形状:卷金和分解金.它们都是矿石块,金子和泥土混在一起,或者是包在硅石的外皮里面.所以,开采时要以土质的不同而使用地面或者深度开采法.
若是卷金的话,它常常分布在急流山谷和干沟深处,根据体积大小,分成层次,上面是金粒,然后是金片,最下面则是薄块.
如果是分解金的话,它的外部石皮被分解掉了,就集中起来,形成一个"金团".有时,一个金团,就是一个大富翁的家资.
在亚历山大,金子往往分布在粘土层中,和青石片层的各层夹缝当中.幸运的人往往能在这儿找到大片的金块层,这里便是"金窝窝".
参观完各种生金标本之后,他们又来到了矿物陈列馆.澳大利亚的土壤所赖以构成的各种矿物质都分类陈列着.澳大利亚富有的并不只是金子,它象个巨大的聚宝盆,所有的珍宝都在陈列馆里体现.在玻璃橱中还有闪闪发光的白色黄玉,足可与巴西的黄玉媲美,有宝贵的石榴石,有鲜绿的石帘石,有玫瑰色的红宝石,还有亮晶晶的金红石,还有投龙河两岸产的小粒金刚钻.总之,各种各样的宝石琳琅满目,品种齐全,不需要外求.这里什么也不缺,它们就差作成首饰了,一旦做成,准保珠光宝气,会被抢购一空.
爵士谢了总监的招待,告辞出来,然后再去参观矿床.
巴加内尔是个把发财置之度外的人,然而,他每走一步总要往地上看看,好象要找什么宝贝一样.旅伴们和他开玩笑,他也不在乎.他不时弯下腰,捡起一块石头,研究一番,又带着鄙视的神气丢掉.整个参观中都是这样.
"啊!地理学家,你掉了什么东西了!"少校取笑他.
"可不是吗!在这生产黄金石的地方,我总感觉到丢掉了什么东西似的.我也不晓得为什么,我总是想找块金子带走,最好要重一点."
"要是你找到了,那怎么办,我的巴加内尔先生?"爵士问.
"啊!要是找到了,我就把它献给我的祖国存到法兰西银行里."
"银行会接受吗?"
"当然会,就说是作为建设铁路的公共基金."
大家对巴加内尔的爱国热情大加赞扬,海伦夫人祝愿他找到世界上最大的金块.
他们一面开着玩笑,一面逛着周围的矿区.到处都是工人,他们在规则地.机械地工作着,但是并没有劳动热情.
游览完毕,他们来到了一家小酒馆坐坐,等着和牛车会齐.既然坐酒馆,当然不得不吃点东西,因此,巴加内尔叫老板来点当地的饮料.
侍者送来了一杯"诺白勒".所谓"诺白勒",就是英国的那种水酒,只不过酒多了水少了,里面又加了些糖而已.这里喝法太澳大利亚式,欧洲人受不了.所以旅客接过酒杯,又兑了一瓶水,这样,"诺白勒"又变成了英国水酒,酒馆老板看了很惊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