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卷五

儿童资源网

政治学-卷五


    我们也可以提出质询,为什么那个最好的理想国应该〔照他所说,〕变为拉根尼(斯巴达)式的城邦?按常例说,政体的演化,变为相反的体制较容易,变为相近的体制较难.对于其它政体的演化,我们也可作同样的质询,照他所说,斯巴达式的演变必成为寡头政体,寡头(财阀政体)的演变必变为平民政体,平民政体的演变必变为僭主(专制)政体.但是相反的程序也并非不可遭逢;比如平民政体就能变革而为寡头政体,而且实际上这一政体的变为寡头政体比变为君主政体容易得多.
    当他说到僭主政体时,变革仿佛就此停止了似的;他从没有说明僭主政体是否也有变革,如果也有变革,他并没有说明这些变革的原因或它们究将变为哪种政体.这里,大概是有所迟疑,所以他略而不论.假若依照他的原来论旨讲述,应变回为第一种理想政体,俾可复原于连续演化的"循环";可是,这样并不能解决这一疑难.实际上,一僭主政体可能转化为另一形式的僭主政体,例如西基雄的僭主政体就由弥罗所主的形式转变为克勒斯叙尼所主的形式的一个僭主政体也可转变而为寡头政体,比如嘉尔基城的安蒂利昂僭政;一个僭主政体还可转变而为平民政体,例如叙拉古葛洛的僭政;而且,还可一变而成贵族政体,斯巴达嘉里劳的僭主政体就发生了如此的变革,迦太基也曾遭遇过相同的政变.,僭主政体尽可继承于寡头政体〔未必完全像苏格拉底所说一定由平民政体衍生〕.西西里古代寡头政体大多数落入这样的命运:譬如在里昂底尼,巴那伊修僭政是在推翻了一个寡头统治之后创建的,在杰拉,克利安徒也是这样地建立了他的僭主政体,在芮季俄,阿那克西劳僭政的来历亦如此.其它若干城邦的政治演变也依循这同样的程序.
    苏格拉底(柏拉图)臆想〔斯巴达式政体的〕变为寡头(财阀)政体只是由于邦内的执政人员变成了贪财营利之徒的缘故,他竟没说到富有资产的人们对于有产者和无产者应区别待遇的自然要求,并以此为其建制的正义:这是谬误的.事实上,若干寡头城邦禁止营利,并颁行了惩治贪婪的专律.反之,迦太基虽是平民性质的统治〔并非寡头政体,〕却盛行经商牟财......可是这个城邦没因此而起变革.这也是错误的:他说一个寡头政体内包含一富一贫的两个城市.任何其它城邦的财产并非一概平等或才德并非一概平等的,岂不同拉根尼式城邦一样,同时存在着两个部分么?在寡头政体之下假如没有任何一个穷人比较以前更穷,而穷人日增,成为强大的多数,也就一样会变革而成一平民政体.反之,在平民政体中,如果比较富有的部分势力渐盛,以致超越群众,从而富室起事,群众绌于应付,也将变革而成一寡头政体.
    由寡头变为平民政体的,可有若干原因,但苏格拉底却只举其中的一个原因......即由于放纵奢侈以致负债而贫困......按照他这样的推论,实际上要首先假设原来所有的人民或大多数人民应是富有的了.但事实不然.事实是:只有那些领导人物一旦丧失产业,他们才会变成革命分子;至于其它的人要是有所损耗,未必就会发生巨大的事故.而且由此所起的政治变革也并非必然就成了平民政体,它也未尝不可变为其它的某一种政体.照他所说,过度的自由使人人任情行事,成为挥霍财物以致倾家荡产的原由,〔贫困就会激起祸乱,〕但是一个城邦要是并没有过度的自由和财产的挥霍,却有好些人不得名位,或遭受凌辱或非法的待遇,也同样会招致内讧,导致政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