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05
"对,你白天已睡过了."
"你要走吗?"我问.
"去哪儿呀?"
她吃惊地捧着我的脸仔细端详着.
她的眼泪流了下来.
"怎么啦?"
我问.
"我脖子有点疼."
我知道是她的心在疼,她在这个家里呆不住了,她肯定要走.
"你长大以后肯定要跟你爸爸一样!"她说,"你姥姥跟你讲过他吗?"
"讲过."
"她非常喜欢马克辛,他也喜欢她......"
"我知道."
母亲吹灭了蜡烛,说:
"这样很好."
灯影不再摇曳,月光清楚地印在地板上,显得凄凉而又祥和.
"你在哪儿住?"我问.
她努力说了几个城市的名字.
"你的衣服是哪儿的?"
"我自己做的."
和她说话太让人高兴了.遗憾的是我不问,她就不说,问了她才说.
我们互相依偎着坐着,一直坐到两位老人回来.
他们一身的蜡香儿,神情肃穆,态度和蔼.
晚饭非常丰盛,但是大家小心翼翼地端坐不语,仿佛害怕吓着谁似的.
后来,母亲开始教我认字.读书.背诗.不久我们之间便开始产生矛盾了.
有一首诗是这样写的:
宽广而又笔直的大道
你的宽广是上帝所赋予
斧头和铁锹怎能奈何你
只有马蹄激越.灰尘起又落
不管怎样,我也发不好那些音.
母亲气愤地说我无用.我感到,我在心里念的时候一点儿错也没有,一出口就变了形.
我恨这些莫明其妙的诗句,一生气,就故意念错,把音节相似的词胡乱排列在一起,我非常喜欢这种施了魔法的诗句.
有一天,母亲让我背一下诗,我脱口而出:
路.便宜.犄角.奶渣,
马蹄.水槽.僧侣......
等我知道我在说什么的时候,已经晚了.
母亲刷地一下站了起来,一字一顿地问道:
"这到底是什么?"
"我不知道."
"你一定是知道的,告诉我,这到底是什么?"
"就是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