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吉诃德(中)-下卷-第12章

儿童资源网

唐吉诃德(中)-下卷-第12章

    唐吉诃德和桑乔在碰到死神的那天晚上是在几棵高大茂密的树下度过的.唐吉诃德听从了桑乔的劝告,吃了些驴驮的干粮.吃饭时,桑乔对主人说:
    "大人,假如我您第一次征险得到的战利品作为对我的奖赏,而不是选择您那三匹母马下的小马驹,我也就太傻了.真的,真的,'手中麻雀胜似天上雄鹰嘛,."
    "你若是能让我任意进攻,桑乔,"唐吉诃德说,"我给你的战利品里至少包括皇帝的金冠和丘比特的彩色翅膀.我完全可以把这些东西夺来放到你手上."
    "戏里皇帝的权杖和皇冠从来都不是用纯金做的,而是用铜箔或铁片做的."桑乔说.
    "这倒是事实,"唐吉诃德说,"戏剧演员的衣着服饰若是做成真的就不合适了,只能做假的.这就同戏剧本身一样.我想让你明白,桑乔,你可以喜欢戏剧,并且因此喜欢演戏和编戏的那些人,因为他们都是大有益于国家的工具,为人生提供了一面镜子,人们可以从中生动地看到自己的各种活动,没有任何东西能像戏剧那样,表现我们自己现在的样子以及我们应该成为的样子,就像演员们在戏剧里表现的那样.不信,你告诉我,你是否看过一部戏里有国王.皇帝.主教.骑士.夫人和各种各样的人物?这个人演妓院老板,那个人演骗子,一个人演商人,另一个人演士兵,有人演聪明的笨蛋,有人演愚蠢的情人.可是戏演完后,一换下戏装,大家都成了一样的演员."
    "这我见过."桑乔说.
    "戏剧同这个世界上的情况一样."唐吉诃德说,"在这个世界上,有人成为皇帝,有人成为主教,一句话,各种各样的人物充斥着这部戏.不过,戏剧演完之时也就是人生结束之日.死亡将剥掉把人们分为不同等级的外表,大家到了坟墓里就都一样了."
    "真是绝妙的比喻,"桑乔开说,"不过并不新鲜,这类比喻我已经听过多次了,譬如说人生就像一盘棋.下棋的时候,每个棋子都有不同的角色.可是下完棋后,所有的棋子都混在一起,装进一个口袋,就好像人死了都进坟墓一样."
    "桑乔,"唐吉诃德说,"你现在是日趋聪明,不那么愚蠢了."
    "是的,这也许也是受您的才智影响."桑乔说,"如果您的土地贫瘠干涸,只要施肥耕种,就会结出果实.我是想说,同您谈话就好象在我的智慧的干涸土地上施肥,而我服侍您,同您沟通,就属于耕种,我希望由此可以得到对我有益的果实,不脱离您对我的枯竭头脑的栽培之路."
    唐吉诃德听到桑乔这番不伦不类的话不禁哑然失笑,不过他觉得桑乔这番补充道的是实情,况且桑乔也确实偶尔说出些令人惊奇的话来,尽管有更多的时候,桑乔常常故作聪明,假充文雅,结果说出的话常常愚蠢透顶,无知绝伦.桑乔表现出记忆力强的最佳时刻就是他说俗语时,不管说得合适不合适,这点大致可以从这个故事的过程中看到.
    两人说着话,不知不觉过了大半夜.桑乔想把他的眼帘放下来了,他想睡觉时常常这么说.桑乔先给他的驴卸了鞍,让它在肥沃的草地上随便吃草.但是,桑乔并没有给罗西南多卸鞍,由于主人已经明确吩咐过,他们在野外周游或者露宿时,不能给罗西南多卸鞍,这是游侠骑士自古沿袭下来的习惯,只能把马嚼子拿下来,挂在鞍架上.要想拿掉马鞍,那是休想.桑乔执行了主人的吩咐,但他给了罗西南多同他的驴一样的自由.他的驴同罗西南多的友谊牢固而又特殊,如同父子,以至于本书的作者专门为此写了好几章.但为了保持这部英雄史的严肃性,他又没有把这几章放进书里.尽管如此,作者有时还是有疏忽的时候,违背了初衷,写到两个牲口凑在一起,耳鬓厮磨累了,满足了,罗西南多就把脖子搭在驴的脖子上.罗西南多的脖子比驴的脖子长半尺多,两头牲口认真地看着地面,而且往往一看就是三天,要不是有人打搅或是它们饿了需要找吃的.据说作者常把这种友谊同尼索和欧里亚诺或者皮拉德斯和俄瑞斯忒斯的友谊相比.这样可以看出,这两头和平共处的牲口之间的友谊是多么牢固,值得世人钦佩.与此相比,人与人之间的友谊倒让人困惑.有句话说道: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