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_克利斯朵夫(七)-卷七-户内-第二部
克利斯朵夫时常向两个人借书看,而且用着那种奥里维不以为然的随便的态度,把他们的书交换的转借给他们.高尔乃伊神甫并不因此生气,他对别人的心灵有种直觉;他看出潜藏在年轻的邻居心中的宗教气息.一部从华德莱先生那边借来,而为三个人以各各不同的理由爱读的克鲁泡特金的著作,使他们精神上先就接近了.有一天他们俩偶尔在克利斯朵夫家里碰上了.克利斯朵夫先是怕两位客人彼此会说出不大客气的话.可是相反,他们一见之下竟非常殷勤,谈些没有危险的题目,交换旅行的感想和人生经验.他们发觉彼此都是仁厚长者,抱着《福音书》精神和想入非非的希望,虽然各人都是牢骚满腹,非常灰心.他们互相表示同情,但多少带点儿嘲弄的意味.这是一种心领神会的契合.他们从来不提到他们信仰的内容,平时很少相见,也不求相见;但遇到的时候都觉得很愉快.
以思想的洒脱而论,高尔乃伊神甫并不亚于华德莱.这是克利斯朵夫意想不到的.他对于这种自由的虔诚的思想,慢慢的看出了它的伟大;他觉得这个教士所有的思想,行为,宇宙观,都渗透了坚强而恬静的神秘气息,没有一点儿骚乱的成分,只使他生活在基督身上,就跟......照他的信仰来说......基督生活在上帝身上一样.
他对什么都不否认,对无论哪一种表现生命的力都不否认.在他看来,一切的著作,古代的跟现代的,宗教的跟非宗教的,从摩西到裴德罗,(裴德罗为法国近代大化学家,政治家.)都是确实的,通神的,上帝的语言.《圣经》不过是其中最丰富的一部,有如教会是一群结合在神的身上的最优秀的弟兄;但《圣经》与教会并不把人的精神束缚在一条呆板固定的真理之内.基督教义是活的基督.世界的历史只是神的观念不断扩张的历史.犹太庙堂的颠覆,异教社会的崩溃,十字军的失败,鲍尼法斯八世的受辱,(鲍尼法斯八世为十三世纪时教皇,以反对法国国王向教会征税而受辱.)伽利略的把陆地放在无垠的太空中间,王权的消灭,教会协定的废止:这一切在某一个时期都曾经把人心弄得徨无主.有的人拚命抓着倒下去的东西不肯放手;有的人随便抓了一块木板飘流出去.高尔乃伊神甫只问自己:"人在哪里呢?使他们生存的东西在哪里呢?"因为他相信:"生命所在的地方就是神所在的地方."......他为了这个缘故对克利斯朵夫很有好感.
在克利斯朵夫方面,他也觉得一颗伟大的虔诚的心有如美妙的音乐,在他心中唤起遥远而深沉的回声.凡是天性刚毅的人必有自强不息的能力,也就是生存的本能,挣扎图存的本能,好比把一条倾侧的船划了一桨,恢复它的平衡,使它冲刺出去;......因为有这种自强不息的力量,克利斯朵夫两年来被巴黎的肉欲主义所引起的厌恶与怀疑,反而使上帝在他心中复活了.并非他相信上帝.他始终否认上帝,但心中充满着上帝的精神.高尔乃伊神甫微笑着和他说,他好似他的寄名神(所谓寄名神即圣者克利斯朵夫.)一样,生活在上帝身上而自己不知道.
"那末怎么我看不见上帝的呢?"克利斯朵夫问.
"你好似成千累万的人一样:天天看见他而没想到是他;上帝用各种各样的形式显示给所有的人:......对于有些人就在日常生活中显示,好象对圣.比哀尔在加里莱那样;......对于另一些人,例如对你的朋友华德莱先生,就象对圣.多玛那样用人类的创伤与忧患来显示;......对于你,上帝是在你的理想的尊严中显示......你早晚会把他认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