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忆似水年华(六)-第六部-女逃亡者-02
我刚刚提到卡帕契奥,在我不去圣马可教堂进行我的研究时,他便是我们最
喜欢"拜访"的画家,有一天他几乎重新燃起我对阿尔贝蒂娜的爱情之火.那是我第一次看到《慈悲族长为中魔者驱邪》那幅画.我欣赏着那美妙的肉红色和淡紫色天空,天幕上衬托出高高的镶嵌式烟囱,烟囱的喇叭口形状和它的红色象朵朵盛开的都金香,使人想到惠斯勒(惠斯勒(1834—1903),美国画家.)
笔下千姿百态的威尼斯.接着我的目光从古老的里亚托木桥移向15世纪的维契奥桥,移向那一座座装饰着镀金柱头的大理石宫殿,随后又回到大运河,在河上划船的是一些身穿粉红色上衣,头戴饰有羽毛的窄边软帽的少年,他们酷似塞尔.凯斯勒和斯特劳斯那幅光彩夺目的《约瑟夫的传说》中那个使人想起卡帕契奥的人.最后,在离开那幅画之前,我的目光又回到河岸,这里密密麻麻地呈现出当时威尼斯的生活场景.我看到理发师在擦拭剃须刀,黑人扛着木桶,伊斯兰教徒在聊天,还有身穿锦缎和花缎宽大长袍,头戴樱桃红丝绒窄边软帽的威尼斯贵族老爷.突然我的心好象被蜇了一下.我认出,一个编织行会会员(这可以从他们的领口和袖口上用珍珠和金线绣成的他们所属的这个快乐行会的会徽识别出来,)身上披的斗篷就是阿尔贝蒂娜和我乘敞篷车去凡尔赛那天穿的那种斗篷,那天晚上我无论如何没想到仅仅15个小时以后阿尔贝蒂娜将离开我家.那个凄凉的日子,她在最后一封信里把它称为"格外晦暗的日子,因为当时已暮色苍茫,而我们又即将离别",当我叫她出发时,随时准备应付各种情况的她,披上了一件福迪尼设计的斗篷,第二天就带着这件斗篷走了,自那以后我在回忆中再也没看到过这件斗篷.然而福迪尼,威尼斯的天才儿子,正是从卡帕契奥的这幅画里吸取了斗篷的式样,把它从编织行会会员的肩上取下来披到了众多巴黎女子的肩上,当然她们象我在此以前一样不知道这种斗篷的式样古已有之,人们能在威尼斯艺术学院的一间大厅里,在那幅题为《慈悲族长》的画上,在处于画的近景的一群贵族老爷们身上看到它的原型.我认出了所有这一切,而且那件被忘却的斗篷为了让我更好地审视它,把那晚和阿尔贝蒂娜出发去凡尔赛的人的眼睛和心灵还给了我,于是在片刻间,我感到一种无法表述的欲望和忧伤涌上心头,但很快就消散了.
还有些日子我和母亲不满足于参观威尼斯博物馆和教堂,于是趁有一次天气特别晴朗,我们一直推进到帕多瓦(帕多瓦:意大利北部城市,有名的圣安东尼方形大教堂内有圣安东尼之墓,市内阿雷娜广场上的小教堂饰有13世纪意大利画家乔托绘的巨幅壁画.)
,为的是再一次欣赏那几幅《善》《恶》图,斯万先生曾送给我这些画的复制品,至今可能仍挂在贡布雷老宅的自修室里;我在骄阳下穿过阿雷娜花园,走进由乔托的画装饰的小教堂,只见教堂的整个拱弯以及巨幅壁画的底色一片碧蓝,仿佛灿烂的白日也同游客一起跨进了门槛,把它那万里无云的蓝天带到荫凉处小憩,纯净的蓝天卸去了金灿灿的阳光的服饰,那蓝色只稍微加深了一点,就象最晴朗的天也会有短暂的间断,这时天空并无一丝云,但太阳似乎把它的明眸转向别处一小会儿,于是天空的湛蓝就变暗了一些,但也更加柔和了.现在蓝幽幽的青石壁象移进来的蓝天,天空飞着几个小天使,我还是第一次看到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