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忆似水年华(三)-第三部-盖尔芒特家那边-第二卷-第二章

儿童资源网

追忆似水年华(三)-第三部-盖尔芒特家那边-第二卷-第二章


  这种想象出来的.过去距我们十分遥远的看法,也许能帮助我们理解,为什么有些作家,甚至是大作家,会在莪相(莪相是苏格兰传说中的诗人,相传生活在三世纪,他的诗是口头传下来的,受到后人的模仿和崇拜.)那样平庸而故弄玄虚的诗人的作品中发现非凡的美.如果说我们在看到古代抒情诗人具有现代思想时,会大吃一惊的话,那么,当我们在一篇被认为是古老的盖耳语(盖耳语是苏格兰北部居民的语言.莪相的史诗是从盖耳语翻译成英语的.)的诗歌中,发现有一个我们认为只有当代人才有的巧妙思想时,就会赞不绝口了.一个有才华的翻译家翻译一位古代诗人的作品时,只要加进几段当代的一位作家在什么地方发表过的诗,虽然不很忠实原着,但却趣味盎然,这就能使这位诗人立刻具有一种沁人心脾的魅力,因而能流传百世.这本书如果作为译者的原着发表,那只能算是一部平庸之作;如果作为译作发表,也许就能成为一部杰作.过去不会转瞬即逝,而会留在原地.一场战争开始几个月后,从容地通过的法律条文仍能对它起作用,一个罪行不清不楚十五年后,法官仍能找到澄清罪行的材料;同样,几个世纪后,一个研究某遥远地区的地名和居民习俗的学者,仍然能发现一个早在基督教前就存在的希罗多德(希罗多德(约前484—425),古希腊历史学家.在西方史学中有历史之父之称.所著《历史》以记载希波战争为主,也叙述了希腊.波斯.埃及与西亚各国的历史.地理和风俗习惯.)时代的传说,这个传说已变得难以理解,甚至已被人遗忘,但它作为一种更浓密.更古远.更稳定的气味,存在于现在,存在于一块岩石的名称或一种宗教仪式中.在德.盖尔芒特先生的举止言谈中,也存在着一种传说,没有上面提到的传说悠久,是宫廷生活散发的气味.过一会儿,当我在客厅里(因为我没有马上去)又遇见他时,我将再一次闻到这个传说的气味,就象闻到一种古老的气味一样.
  在离开前厅时,我对德.盖尔芒特先生说,我很想看看他收藏的埃尔斯蒂尔的画."愿意为您效劳.这么说,埃尔斯蒂尔先生是您的朋友罗?我感到很抱歉,一直不知道您对他这样感兴趣.因为我同他有点认识,他很讨人喜欢,用我们父辈的话来说,他是一个老实人.我不知道您喜欢他,否则我可以请他赏光来这里吃晚饭了.今晚有您作伴,他肯定会很高兴的."当他象这样竭力想发扬旧制度(旧制度指法国1789年大革命前的王朝时代.)的传统时,他身上反而很少有旧制度的气息,但当他没有这个愿望时,他又成了旧制度的化身.他问我要不要他陪我去看那些画,说完就给我带路了,每经过一道门,他就彬彬有礼地给我让路,当他为了给我带路而不得不走在我前头时,他就说声"对不起":这出戏,在我们能大饱眼福之前,大概早已被盖尔芒特家族的许多人为其他来宾演出过(自圣西门讲述盖尔芒特家族的一个祖先为履行无谓的绅士职责,一丝不苟地向他大尽地主之谊以来).我对公爵说,如果我能一个人在埃尔斯蒂尔的画前呆一会儿,我将感到很高兴,于是,他识趣地退下了,走时对我说,我只要到客厅去找他就行.
  当我一个人和埃尔斯蒂尔的画促膝对语时,竟完全忘却了开晚饭的时间;就和在巴尔贝克海滩时一样,在我面前又一次展现了有着无与伦比色彩的世界,这个世界仅仅是这位大画家特有看法的投影,而同他说的话毫无关系.墙上挂画的那几个地方,彼此十分协调,犹如幻灯投射出来的灿烂图像,在目前情况下,幻灯好比是画家的脑袋,当我们只是刚认识画家,对他还很不了解的时候,换句话说,当我们刚能看见幻灯头,彩色玻璃还没有装上的时候,我们就想象不出幻灯的奇妙.有几幅画在上流社会人士看来也许是十分可笑的,但在我看来却比其他几张更有意思,因为它们能使我们再次产生幻视,向我们证明,如果不用推理方法,就不可能识别上面画的是什么.我们乘车时,不知多少次发现前面几米远处有一条光亮的长街,其实不过是一堵照得很亮的墙,它使我们产生了长街的幻觉!既然如此,用在瞬间幻觉中看到的完全不同于平时面貌的形象来表现一个物体......不是用象征主义手法,而是真心诚意地回到第一印象上......这不很符合逻辑吗?其实,物体的外表和大小同我们认出这些物体时所回忆起来的它们的名称是不相关的.埃尔斯蒂尔竭力想从感性认识中得到理性认识,常常想把我们叫做"幻视"的一堆乱七八糟的印象分析出个头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