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忆似水年华(二)-第二部-在少女们身旁-第一卷

儿童资源网

追忆似水年华(二)-第二部-在少女们身旁-第一卷


  后来,除了上述原因以外,还有一个原因使我完全停止对斯万夫人的访问.这个后来出现的原因不是因为我忘记了希尔贝特,而是我试图尽快忘记她.我的巨大痛苦结束了,但仍然忧伤,这时,对斯万夫人的拜访又如当初那样成为珍贵的镇静剂和消遣.但是既然对希尔贝特的回忆与这些拜访紧密相连,镇静剂的效应无助于我散心.要想散心,我就必须激励自己身上与希尔贝特毫无关联的思想.兴趣和热情以与我的感情(由于和希尔贝特的分离而不再与日俱增)相抗衡.这种与我们所爱的人毫无关联的思绪会占据地盘,它虽然最初很小,但也是从原先占领我们整个心灵的爱情那里夺取过来的.我们必须发展这些思绪,使之壮大,与此同时,感情不断衰退,仅仅成为回忆,这样一来,进入我们精神中的新因素与感情展开争夺,夺得的地盘越来越大,最后整个心灵被夺了过来.我意识到这是消灭爱情的唯一办法,我还年轻,有勇气这样做,有勇气承受最残酷的痛苦,我相信不论付出多大的时间代价,我最终会成功.我在信中对希尔贝特说,我之所以不见她,是由于我们之间的某个神秘的误会,纯粹是莫须有的误会,我这样说是希望希尔贝特要求我解释清楚.然而,即使在极其一般的交往中,当读信人知道对方故意用一句隐晦.虚假.指责的话作为试探时,他高兴地感到自己掌握......而且保留......行动的控制权和主动权,他决不会要求对方解释.在亲密关系中更是如此,爱情口若悬河,而冷漠缺乏好奇心.希尔贝特既然不怀疑有误会,也不打听是什么误会,那么,对我来说,误会便成为真实的,我每封信都提到它.这种虚假的处境和矫饰的冷漠,具有一种魔力,使你不能自拔.我写道:"自从我们的心分开以后",好让希尔贝特回信说:"可它们并未分开呀,咱们谈谈吧."但我一而再.再而三地重复,最终我自己也相信我们的心确实分开了.我写道:"对我们来说,生活改变了,但它抹杀不了我们曾经有过的感情."为的是让她说:"可什么也没有改变呀,这感情比任何时候都强烈."然而,在再三重复下,我也认为生活确实改变了,我们所回忆的感情不复存在,正好比神经过敏者假装生病,久而久之,真正成为病人,如今我每次给希尔贝特写信,都必然提到这个臆想的变化,她在回信中只字不提,无异于默认,于是变化便存在于我们之间.后来希尔贝特不再保持沉默,而采纳我的观点,就好比在正式祝词中,受款待的国家元首和东道国的国家元首几乎说同样的话.每次我在信中写道:"生活纵然将我们分开,但我们对相聚时光的回忆却永存于心."她肯定在回信中说:"生活纵然将我们分开,却无法使我们忘记那美好时光,它将永远是珍贵的."(我们很难说明为什么"生活"使我们分开,究竟发生了什么变化)我的痛苦减轻了许多.然而有一天,我在信中说香榭丽舍大街那位我们所熟悉的卖麦芽糖的老妇人死了,我写道:"我想这会使你难过,它唤醒我许多回忆."刚一写完,我便泪如雨下,因为我发现我谈到爱情时用的是过去时,仿佛它是一位几乎被遗忘的死者,其实,我不自觉地始终认为这爱情仍然活着,至少可以复活.不愿相见的朋友之间的书信最温柔动人.希尔贝特的信象我给陌生人的信一样,温柔文雅,充满表面上的热情,但对我来说,从她那里得到这种表示已极其甜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