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论(中)-第二卷-第六篇-防御-第十一章

儿童资源网

战争论(中)-第二卷-第六篇-防御-第十一章

    第三个问题是,要塞主要应成群地设置,还是主要应该分散地平均分布.如果对各方面的情况都进行了考虑,那么在这方面很少会有问题.但我们并不因此就认为这是无意义的枝节问题,因为由距离一个共同中心只有几日行程的两三个或四个要塞组成的要塞群,当然能让这一中心和在该地的军队增强力量,因此,只要其他条件容许,人们一定会力图构筑这样的战略棱堡.
    最后一个问题是对于决定设置要塞的地点的其他地理条件.要塞设置在海滨.大江河的两岸与山地,能加倍发挥作用,这是一个必须加以考虑的主要问题,我们在前面已谈过了,此外,还有一些其他的地理条件应该加以考虑.
    如果一个要塞无法直接设置在江河的岸上,那最好不要把它设置在江河附近,而要设置在离江河十到十二普里的地方.因为不这样的话,江河在我们上面提到的一切方面都会制约与影响要塞发挥作用的范围.
    在山地就没有这种情形,因为山地不会像江河那样把大部队与小部队的行动限制在几个点上,但在山地的向敌一面设置要塞是不利的,因为这样很难替要塞解围.如果把要塞设置在山地的背敌一面,那就会使敌人的围攻极困难,因为山地切断了敌人的交通线.我们请大家看一下1758年围攻阿里木次的例子.
    难以通行的大的森林地与沼泽地的情况是同江河类似的,这是不难理解的.
    位于难以通行的地形上的城市是否应设置要塞,这也是一个常常被人提起的问题.因为这种城市用少量的费用就能筑成要塞进行防守,换句话说,这种城市同通行不困难的地形上的城市相比,付出一样多的人力物力,可以成为坚固得多而一般难以攻克的要塞.同时,因为要塞的使命更多的是消极的而不是积极的,所以似乎没必要去过多地考虑那种以为很容易把这种城市封锁的意见.
    最后,如果回过来再考虑一下我们所提出的如何在全国构筑要塞的极简单的理论,我们可以说:这种理论建立在一些直接关系到国家根基上的重大而长远的事情与条件的基础之上,因此这种理论不可能有关于战争的流行一时的时髦观点.空想的战略妙计与只适合于暂时的个别需要的观点;这些观点和妙计对为了使用五百年.甚至一千年而构筑的要塞来说是错误的,如果按照这些观点行事的话,只会引起无可挽救的结果.腓特烈二世在西里西亚境内苏台德山的一个山脊上建筑的西耳贝尔堡要塞,在情况完全变化了之后,就几乎失去了它的全部意义和作用;而布勒斯劳如果始终是一个坚固的要塞,那么在任何一种情况下,不论是对抗法国的军队,还是对抗俄国的军队.波兰的军队和奥地利的军队,它都能继续保持它原来的意义与作用.
    请大家别忘记,我们进行这些考察并不是针对一个国家完全从头构筑要塞的那种情况提出的,如果是这样,那么这些考察就没用处了,因为从头构筑要塞的情况是很少的,甚至是压根儿没有的.我们实行的这些考察对设置任何一个要塞都是有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