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托邦-03

儿童资源网

乌托邦-03

  关于城市,特别是亚马乌罗提城

  我们只要熟悉其中一个城市,也就熟悉全部城市了,因为在地形所许可的范围内,这些城市一模一样.所以我将举一个城市来描写(究竟哪一个城市,无关紧要).但还有什么城比亚马乌罗提更适宜呢?首先,没有别的城市比它地位更高,其余城市都推它为元老院会议所在地.其次,没有别的城市最为我所熟悉,因为它是我住过整整五年的城市.

  请听我说下去.亚马乌罗提位于一个不太陡的山坡上,几成正方形.它宽达两哩左右,从近山顶处蜿蜒而下,直达阿尼德罗河.它沿河部分延伸稍微长些.

  阿尼德罗河发源于距城八十哩上游的一小股水,由于若干支流的汇注而河身加宽(其中两条支流水势颇大),使阿尼德罗河在城前流过时达半哩宽.稍远,河水更加浩阔,一泻六十哩,注入大海.从城到海这一段河道,甚至直到城那边的上游,每隔六小时有海水涨落,潮势凶猛.每当潮起,河水被迫后退,海水侵入河床达二十哩.这时,连远至三十哩之外,河水都是咸的.更上,水味渐淡,所以阿尼德罗河在城附近一段是不受海潮污染的.一旦潮退,河中澄清的水又流往下方到河口一带.

  该城有桥通河的对岸,桥基不是用木桩而是用巨大的石拱建成.这个桥位置于距海最远的地方,因而船只可无妨碍地沿城的这一面全程航行.

  这儿还另有一条小河,水流舒缓而怡人心目.它发源于城基所在的那座山,穿过城的中部流入阿尼德罗河.由于这条河的源头在城郊,居民便在该处筑成外围工事,和城连接起来,以防一旦敌人进攻,河流不致被截断或改道,也不致被放毒污染.居民从源头用瓦管将水分流到城中较低各处.凡因地势而不适于安设水管的地方,有容积大的雨水池,同样称便.

  绕城有高而厚的城墙,其上密布望楼和雉堞.城的三面筑有碉堡,其下周围是既阔且深的干壕,其中荆棘丛生,难以越过.剩下的一面就用那道河作为护城河.

  街道的布局利于交通,也免于风害.建筑是美观的,排成长条,栉比相连,和街对面的建筑一样.各段建筑的住屋正面相互隔开,中间为二十宽的大路.整段建筑的住屋后面是宽敞的花园,四围为建筑的背部,花园恰在其中.每家前门通街,后门通花园.此外,装的是折门,便于用手推开,然后自动关上,任何人可随意进入.因而,任何地方都没有一样东西是私产.事实上,他们每隔十年用抽签方式调换房屋.

  乌托邦人酷爱自己的花园,园中种有葡萄.各种果树及花花草草,栽培得法,郁郁葱葱,果实之多及可口确为生平第一次见到.他们搞好花园的热忱,由于从中得到享乐以及各街区于此争奇斗胜而不断受到鼓励.一见而知,花园是对全城人民最富于实惠及娱乐性的事物.这个城的建立者所最爱护的似乎也是花园.

  实际上,乌托邦人宣称,该城的全部设计是最初由乌托普国王本人拟出草图的.至于修饰加工,他看到这不是一个人毕生力量所能完成,就留给后代去做.他们的纪事史长达一千七百六十年,写得翔实认真.史书载明,最初住屋低矮,与棚舍无异,随便用任何到手的木料构成,围以泥墙.屋面陡斜,用草葺成.

  今天则各户外观都很美,为三层的楼房.墙面用坚石或涂上泥灰,也有砖砌的,墙心用碎石填充.屋面为平顶,覆盖着一层廉价水泥,调制极精,可以防火,对于抵抗风暴又比铅板优越.他们用玻璃窗防风,玻璃在乌托邦使用极广;也间或用细麻布代玻璃装窗,布上涂透明的油料或琥珀.这个办法具有两个优点,光线较充足,抗风更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