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新成语精编124条(一)
25. 法言法语。执法部门或法律工作者表述的程式化的法律专业用语,其特点是注意含义精确而不考虑生动效果。“从今年5月1日起,昆明市检察机关全面推行司法文书改革,要求起诉书的表述方式、表述内容使用‘法言法语’,展示司法程序的公正,并注重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青年时讯》2002/7/18)“法律判决文书是给当事人和老百姓看的。这就有一个‘法言法语’的专业用语与老百姓的认读领会相一致的问题。”(《人民日报》2003/1/15)“电子制作由于网络库中储存的都是标准的‘法言法语’,且对不同职责的人设置不同的权限,文书更规范,更准确,审核更简捷。”(《安徽日报》2004/5/12)
26. 反弹琵琶。来自敦煌壁画中的一种舞姿造型。喻指突破常规的思维和行为;从反面看问题,与常规事物对着干。“一些民工‘反弹琵琶’,节前进城找工作”(〈南京日报〉2003/1/8)“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杨启亮日前在靖江考察课程改革时,对当前一些流行的教育理念‘反弹琵琶’,其新颖的观点令人耳目一新。”(《中国教育报》2004/1/11)“情人节反弹琵琶痛击‘包二奶’等婚外情”(《广州日报》2004/2/13)
27. 风光不再。从前的好形势已经结束;开始走下坡路。“北京冬储大白菜风光不再,缘于近几年‘菜篮子工程’建设的巨大成就,老百姓冬季可选择的菜品种日渐丰富,因此大白菜作为百姓‘当家菜’的地位才逐年下降。”(《北京青年报》2002/11/5)“台经济每况愈下风光不再仅为‘亚洲四小龙’之末”(深圳新闻网2003/8/16)“曾几何时春风得意的复合型人才、通用型人才风光不再,“术业有专攻”,市场青睐专家型人才。”(中新网2004/5/19)又有“雄风不再”。
28.浮出水面。指事物的显露。可以表示新事物的诞生,也可表示原来隐蔽的事物公开暴露,还可以表示通过比赛或评选而得出结果。“女性新主持人大赛全国总决赛冠军浮出水面,来自合肥的任良斌夺魁。”(《新民晚报》1999/10/5)“他们认为一个人员相对固定、有组织有预谋的更大的盗车团伙仍未浮出水面”(《蓝盾》2001/6)“最新的一项研究表明,智能工资制将浮出水面。”(《组织人事报》2002/1/21)有时也写作“浮出海面”。
29. 公序良俗。大陆法系民法典中的一个基本原则,指的是公共秩序和善良风俗。“在社会生活领域中,短时期内还无法消除广告语中可能出现的违背公序良俗的用语现象。因此,提倡和弘扬健康向上的广告语言,提升广告发布的文明程度,是社会的共同责任。”(《解放日报》2001/12/6)“例如,法律允许恋爱,但在公共场所谈情说爱应当注意公序良俗和民族优良传统。”(《北京青年报》2003/6/29)“何况,商家在追求营销创意的同时,也要顾及公序良俗,毕竟,尊重公序良俗是一个明智商家、一个商业创意的‘底线’。”(人民网2004/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