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这老者确是一奇人,人家捉贼是昼伏夜出,他正好来了个相反,夜依昼出,夜里呼呼大睡,白天除了到受害人家中了解案情,就是街上走走,店铺串串,庄里庄外的转悠转悠,整个没事人一般。
转悠了几天,老者索性搬了个桌子在街上繁华地段卖起画来,铺好宣纸,挥毫泼墨,不一会,一位纤纤女子,含情脉脉,风情万种,跃然纸上,落款竟是:花中君子。人们万万没有想到一向见其画不见其人的美人画怪才花中君子露出了庐山真面目,现场作画卖画,展露才华,一幅活灵活现的美人图在字画店的卖价那可是一百两银子,现在只卖十两银子,人们争相抢购,奔走相告。
自号花中君子老者,一看里三层外三层围满了买画看画的人,感觉到有点忙话不过来,就又来了一手,每幅美人画卖价二百两争银,足足比字画店里还高出了一倍,爱画的人们本来想捡点全家买回家细细咀嚼美色,没想到花中君子是个怪老头,一下子就变了卦,只能望画兴叹了。
但大多数人其实都不是冲着画来的,而是冲着人来的,都是想一睹这位久疗其名匿迹江湖的美人画怪才是何许人物。所以,画涨了价,能买起的人不多了。围观的人仍旧里三层外三层不见退去。
临近中午时分,人群中挤进来一位白发白须,精神矍铄,满脸怒气的老丈,大声呵斥道:“哪儿来的孽障,竟敢假冒我花中君子的名号,再不识相,休怪我报官问罪!”老者也不是省油的灯,朗声一笑:“休得口出狂言,有能耐当场来一幅画,你若成了真的花中君子,老配立马销声匿迹!”“此话当真?”“当真!”白发老丈袖子一挽,大笔一挥,如行云流水,顷刻间,一眉是眉,眼是眼,桃红唇,胭脂脸的绝世美女栩栩如生的浮现在纸上,宛若仙女临凡,落款竟也是:花中君子。
人们想不到一眨眼的工夫冒出来两个花中君子,一时也分辨不清哪个是真哪个是假,正在众人惊疑之际,老者一声断喝:“畜生!哪里走!”随着喝声嚓的甩出了手中的狼毫。已掠上人头如脱弦之箭 出一丈多远的老丈被狼毫击中应声跌落下来。人群中一阵惊呼,这畜生不是采花大盗吧,一拥而上,五花大绑把老丈捆了个结结实实扭送到县衙。
严庄主接到报信,也赶往县衙。一路上,绑着的老丈还算规矩,可到了县衙一见到县太爷就跪地磕头,连喊冤枉:“大人!小人私查暗访,发现了采花大盗,可恨此贼武艺高强,心肠歹毒,小人遭其暗算,反被诬陷,求大人为小的做主!”县太爷松下一看,喊冤之人并不认识,一拍惊堂木:“大胆!下跪者何人?竟敢在本官面前胡方乱语。”“大人,我是文举人啊!”文举人是严庄主选定的乘龙快婿,严庄主闻听此言,走上前指着老丈骂道:“大胆狂徒,装疯卖傻,我家姑爷岂是你这等败类!”老丈见严庄主县太爷不信,头抵着地好一阵磨蹭,脱下了假发套假胡须,露出了年轻俊秀的面容。
县太爷一看真是文举人,顿时傻眼了,这文举人怎么可能是采花大盗呢,定是受人诬陷。一拍惊堂木,冲押来文举人的老者道:“大胆淫贼,为逃罪责,竟敢嫁祸于人,还不从实招来!”再看老者,不惊不慌,面无惧色,有理有据的当堂道出了一个令人不敢相信的事实。
原来,老者通过对受害女子和当地百姓的走访,发现采花贼是一名美色狂,采花前必先燃亮一支小小红烛,端详女子花色,如女子容貌欠佳,采花贼会毫发不损怅然离去。和爱花的人采花一样,越是绝色女子,才越激起采花贼的占有私欲。一天路过一家字画店时,老者偶然发现了落款花中君子的美人画,凭着几十年磨练丹青的独特眼光,很快从画中捕捉了受害女子张家小姐的眼睛,李家小姐的小嘴,刘家小姐的脸蛋,而这些女子平日里都是大门不出小门不迈的大家闺秀,什么花中君子,分明就是采花大盗。老者进店一问,画是通过秘密渠道来的,花中君子是一位不露庐山面目的美人画怪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