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参传奇

儿童资源网

天参传奇

  小福子上了船,扯起帆,大帆船一路顺风顺水朝黑龙江下游驶去。转过天的中午,帆船驶到黑龙江和乌苏里江的交汇处,又逆水行驶不到半天时间,傍晚时分终于来到抓吉山下。

  众人站在帆船上,举目仰望:只见高高的抓吉山主峰直插云霄,弥漫的云雾在半山腰飘浮缭绕。而临江的北山坡,是刀削般的悬崖峭壁,裸露着苍黑色的石壁,上面不仅看不见一棵树,甚至连棵野草都不生长。湍急的江水拧着一个连一个磨盘大的漩涡,从山根下急匆匆地掠过,发出惊心动魄的“哗哗”声,人站在船舷旁朝下看一眼,只觉得眼晕。

  看看山根下无法停船,他们只好朝下游退回两三里地,找了一处水流比较平稳的地方,把帆船停靠在岸边,也不用搭跳板,众人纷纷从船上跳下岸,在山根下搭起两顶窝棚,支好锅灶,暂时安顿下来。吃过晚饭,刘把头让李长林把那张图拿出来,和孙全宝三个人又仔细商量了一番,然后让大家早点躺下休息,养足精神,准备明早上山寻找棒槌。

  时值九月初,也是一年中最好的采山季节。这时候,各种植物的叶子还没有落,一眼便能分辨清楚是什么植物。除此之外,这个季节也没有七八月夏季的炎热,适宜进山活动。十几个人一个紧随着一个翻过一道又一道山冈,直奔大蛇岭,很快便钻进人迹罕至的密林中。

  林子里的树长得又高又粗,直穿云霄;两三个人合抱都搂不过来的大树,几乎一棵连着一棵。一路上,有许多横七竖八的枯木倒在地上,拦住他们的去路,再加上铺了一地的厚厚落叶,空气中散发着一股阴森森的酸腐气味儿。他们在密林里穿行了一上午,累得浑身是汗,正好附近有口山泉,淙淙的流水清澈诱人,十几个人快步来到山溪边,掬了几捧泉水喝了,又洗了一把脸,这才坐在溪边的沙滩上抽烟,稍微休息一会儿,又继续朝前赶路。

  开始,他们还觉得十分庆幸。一路上不仅没有碰到传说中的妖魔鬼怪,也没有遇到凶猛的虎豹熊猪等野兽。可是越往前走,刘把头越觉得奇怪:刚进九月,又是艳阳高照的中午,这么密的林子里应该又闷又热,可是不但感觉不到闷热,反而觉得有些凉飕飕的,林间似乎飘荡着一股股冷风,再加上从远处传来一阵阵阴森森的怪叫声,弄得人浑身起了一层鸡皮疙瘩。

  刘把头警觉地四周寻摸一圈,没有看见什么,又抬头朝树梢上看了看,还是什么都没有发现。他把十几个人召集到自己的身边,和大家商量着说:“天刚过晌午,日头正当头顶,可林子里却越来越凉,不像是什么好兆头。我看咱们还是先返回江边住一晚上,想好应付办法,再多准备点干粮,明天早晨再上山怎么样?”

  李长林同意:“刘大把头进过山,你怎么说,咱们怎么做就是了。”

  但孙全宝一心想赶紧上山找到棒槌,不想就这么回去,忙说:“大把头,咱们走的是一条深山沟,下面流淌着山水,能不阴凉吗?再说,咱们已经翻越了好几座山,爬了二十多里山路,好不容易才爬到大蛇岭,怎么能这么回去呢?”

  那些急于采到棒槌的人和孙全宝的想法差不多,谁都不想这样空着两手返回去,纷纷表示了反对。刘把头说:“大家都不想回去,是吧?”

  大家七嘴八舌地说:“不能回去呀,大把头!”

  刘把头说:“好,既然大家都不想回去,咱们再继续朝前走的时候,互相不能离得太远,千万瞄着点同伴的身影,万一碰到点什么事也好有个照应。还有,按照山里人的规矩,别管谁先发现了棒槌,也不能自己挖,应该统一由一个人挖,最后统一保管。要是发现哪个人私藏棒槌,就把他扒光衣服,捆在树上喂蚊子。不知大家赞不赞成?”

  大家纷纷点头答应说:“好,都听从大把头的安排。”

  天参传奇(3)

  翻过大蛇岭,走过小蛇岭,一行人来到鸡冠子岭下时,天已经快要黑了。夕阳照射进林子里,斜漏下来一条条光柱。怕天晚出什么危险,刘把头喊大家停下,选一处比较空旷的地方,在附近多找了一些木头回来,准备点火煮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