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吕家堂屋被日本鬼子的飞机撂下了一颗炸弹,由此引出一段感人肺腑的——
千钧一发,大炸弹坠落孩屋
这个故事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已经六十多年了,一直在民间流传着。
一天早上,吕贵的闺女吕小鹅正朝翻滚的油锅里放油条,突然来了几架日本鬼子的飞机,母鸡下蛋似的撂了几颗炸弹。一阵轰响过后,吕家父女急忙收了摊子准备回家。这时,一个邻居跑来报信说,吕家堂屋落了颗炸弹。一旁的吕贵婆娘一听,惨叫一声,昏了过去。原来,吕贵有个六岁的宝贝儿子,还在屋里睡着呢。
小鹅手忙脚乱地给娘掐人中,吕贵则撒腿就往家跑,到家隔着门缝一看,果见一颗水桶般粗的大炸弹,支乍着两片钢翅竖在堂屋正中,屋顶穿了个大窟窿。他的宝贝儿子只穿件红兜肚,赤脚光腚站在里屋门口,哭爹喊娘。邻居们站在远远的地方,叫着“快救孩子”,可谁也不敢近前。天知道那炸弹啥时爆炸!
孩子的生命危在旦夕!
这时候,镇上一个叫飞脚龙的无赖像是看出了什么门道儿,对吕贵说:“你出一千块袁大头,我把孩子抱出来。”吕贵虽救儿心切,但这一千块大洋从何而来呢?那飞脚龙见吕贵迟疑,忙又追逼道:“这样吧,钱我一个不要,只要让你闺女嫁给我就行。这可是玩命娶女人呀!”原来吕小鹅长得如花似玉,飞脚龙对其垂涎已久,这次乘人之危,决心要把小鹅弄到手里。吕贵心想,大洋没有,闺女倒有一个,只是这样怕要害了女儿。但毕竟救子心切,也顾不得这么多了,便狠心点了点头。飞脚龙忙甩了外衣,对手下几个弟兄说:“哥这回要扎大本钱了!”说着正要朝院里走,突然人群里传来一声高喊:“慢!”
众人扭头一看,见人群里走出一个后生。
那后生大步走到吕贵跟前,双手一拱,说:“大叔,我一不要钱,二不要你的女儿,我万一有个好歹,只求你养活俺的二老。俺是河南岸下埠口人,叫何顺子。”
众人齐望何顺子,见小伙子人高马大,团脸直鼻,双目炯炯有神,嘴唇儿有角有楞,一看便知是条好汉。他一身黄衣,身背小铺盖,看样子像是刚从前线部队回来。
何顺子望了飞脚龙一眼,卸了铺盖,勒紧腰带,抱拳对众人施一礼,向吕贵要过门钥匙。
飞脚龙见半路杀出个程咬金,破了自己的美梦,不由怒火中烧,想上前与何顺子比个高低,又怕犯了众怒。他冷眼盯着何顺子的脊背,心里巴不得那炸弹冒烟起火,炸飞那愣小子。
见何顺子开门进屋,众人皆瞪圆了双目,屏气静声,心似提到了嗓子眼,紧盯着何顺子的一举一动。
何顺子走近吕家堂屋,开了铁锁,小心地推开房门一瞧,不由松了一口气。他刚从前线回来,自然懂些军事常识。刚才见飞脚龙乘人之危敲诈勒索,心中不由升腾起一股正义感,他原想这是一枚定时炸弹,没想到是一颗带撞针的。这种炸弹,一般是着物便炸。这一颗不知怎么成了臭弹,如小心对待,应不会有大危险。他先抱起孩子,飞身出屋,交给吕贵,然后又拐了回去,小心地将那炸弹拔出,一气抱到河边,滚到水里,仍没有响。
危险排除,众人哗然,无不称赞何顺子胆大心细,大仁大义。吕贵拉过何顺子,先叫恩人,后便下跪。何顺子急忙搀起他,连说:“使不得,使不得!为人行善,天经地义。你恁大岁数这样对我,不是折俺的阳寿嘛!”吕贵见何顺子言语稳重,很是敬佩,又观他身材魁梧,一股正气,不由愈加喜爱,当下硬要把吕小鹅许配给他。何顺子一再推托,但哪顶得住众人苦苦撮合,只得答应下来。
横祸不散,小混混再起波澜
一为因祸得福,择了好婿,二为仁婿压惊,吕贵当即在饭馆里叫了几个好菜,让何顺子坐了首席。没想酒过三巡,突然来了几个河防队员,把何顺子给押走了。
原来,何顺子将炸弹滚到河里后,飞脚龙为报夺“妻”之仇,集结了镇上无赖,筹划了半日,决定在那颗没响的炸弹上做文章。无赖们一分两班,候在东西码头上,呼喊来往客船商船,说河里落下定时炸弹,禁止各路船只通行。船老大们虽半信半疑,但赶上这兵荒马乱之年,谁也不敢去冒险,半天时间,颍河镇两头就停满了客船商船。水路要道阻塞,河防队告到镇公所。镇长井老泉派人调查一番,当下便抓了何顺子,命他把炸弹捞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