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伊拉克作战的中国人

儿童资源网

在伊拉克作战的中国人

  防备冷枪有高招

  有一次,我们去巴士拉执行保护新闻记者的任务,有个士兵就是因为去给他们打水而遭遇冷枪袭击,被打死了。我宁愿永远巡逻而不愿意换城市,距离大的话要搭乘直升机,那几乎等于是当靶子。所以,开攻击直升机的薪水,比开运输机的低很多,因为前者打人,后者是被人打。我2003年7月在经过科威特边界的时候就遇到过爆炸,晚上不敢再移动。整个晚上,一百多个驻地部队通宵鸣枪,噩梦连连。

  对地面部队而言,真正危险的地方是丛林。伊拉克的地形视野辽阔,最倒霉的就是航空兵和城市战的地面部队。为什么在伊拉克战场的美国飞机出事比较多呢?主要是因为沙暴对发动机的磨损异常大,军用车辆经常要更换发动机。悍马车运输进来时,都是两台车附带一个发动机,也安装了很多改造装置,特被是更换发动机的吊架。按照排级部署,六名士兵必须在两小时内更换一台发动机。另外,我想说一下,悍马车大部分是不防弹的,只是后面加装了盔甲和保护层,它的致命位置是尾部。因为大部分车都加装了副油箱,被击中容易起火,这样,整个车就都没了。后期的车就把油箱想方法安排到了中部。

  我曾经因此被人打过。那次我在多国部队驻扎的新闻办公室附近抽烟,靠在车尾,听到很闷的一是声,四处看看,找不到是哪里发出来的。一个伙计走过来,说:“你看看你头上。”车上捆着7个大箱子,子弹穿透了其中的5个,把里面法国新闻记者的设备打得稀烂。周围至少2公里是平地,我想象不出这子弹是哪里来的,这个人难道埋到沙漠里去了?想着就伤脑筋。

  联军值勤的位置还是很安全的,因为周围都有伏击的狙击手。伊拉克人的子弹,超过1000米就没什么意义了,所以真正的危险是巡逻时候。巴格达北部有很多零星的抵抗,有时候是第一队刚过去时发生了交战击毙了袭击者,一看,好象不是伊拉克人,是约旦人。总部于是下令马上回来补充弹药,第二队出发检查身体。这是世界上最荒唐的事情,一支部队开过去,穿越10公里的狙击范围,就是为了检查那个约旦人的身份和给他拍照。

  但我们防备冷枪总算找到了高招。当然,这需要驾驶员对道路烂熟于心。从一个地点到另外一个地点的时候,我们在车前面捆绑了大量的树叶,起开动的时候,整个汽车都笼罩在灰尘里,狙击手根本无法看清楚。我们用了这种办法后,很多伊拉克人甚至连几台车都没看清楚,就让我们晃过去了。

  中国军人真牛

  那帮人很厉害,能把车开出巴格达还能开回来,最乱的时候,城里什么都缺,他们甚至跑到了约旦弄吃喝,联军都拿他们没办法。

  想起在伊拉克的时候,也就是去年7月14日广场巡逻,经常要经过一栋飘着红色旗帜的建筑。有两次路过,压根就没有注意,后来才知道是中国大使馆,以后就非常留意起来。

  有一次路过,正好遇到街道上有几名全副武装的军人在搬东西,我一看,不是制服,但都佩有枪支。他们原来在搬运架设在路上的一堆路障。

  我在车上没下去,开车的是我们的头,他提醒我不要下车,却把车停了下来。我大声问:“需要帮忙吗?”我用的是普通话,他们全停下来对我笑起来。一个哥们问:“你是中国人?”我说:“是啊,你们需要帮忙吗?”他说:“昨天晚上,有人用卡车运来这些东西,不是拦截你们的,就是拦截我们的,反正不是好事。”

  离开之后,有个哥们大声对我说:“我叫某某某,以后咱们回国见。”听了后特别激动。

  以后,我一直找机会往那边走动,但再也有遇到过他们。我见过联合国部队的中国朋友,但他们明不是那些士兵,感觉不同。其一,那些士兵的年纪都比较大,多在28岁到30岁;其二,都没穿军用靴,而是穿着帆布旅游鞋,应该属于非军事编制的人员。不过,他们很壮实。后来,听部队老兵说,在7月14日广场动乱的时候,有人攻击中国使馆,中方狙击手打点射,就朝着冲在前面的那帮匪徒身边开枪,枪枪打在脚印上。武装分子被震住了,就没敢上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