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修(1007-1072年),北宋庐陵吉水(今属江西吉安)人。字永叔,自号醉翁、六一居士。官至参知政事(宰相),后反对王安石变法,隐居不仕。
欧阳修是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他是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反对魏、晋以来的骈体文,倡导散文文风。他写的散文清新自然,意义隽永,为古代散文的典范之作,如《醉翁亭记》等。诗词方面也很有成就,有不少流传至今的名篇。此外,尤为难得的是欧阳修在史学上有重要的贡献,“二十四史”中就有《新唐书》、《新五代史》两部为他所撰,在中国史学史上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令人钦佩的是,欧阳修取得如此高的成就,是靠他自己的奋斗得来的。他四岁丧父,其母守节不嫁,目的是培养欧阳修。当时家境很艰难,写字用的笔墨都无力购置,就用荻(柴棒)在地上学习写字。凭着坚强的毅力和持之以恒的精神,终成大器。
后来,“画荻学书”这一典故,用来比喻刻苦学习,或称颂母亲教子有方。(张晓淮)
《宋史·欧阳修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