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熊非罴

儿童资源网

非熊非罴


  周文王姬昌是殷商末年周族的领袖。当时,商朝的末代君主商纣王是个暴君,他沉湎酒色,暴虐无道,弄得民怨沸腾,国将不国。而姬昌却是个仁慈的诸侯王,他爱民如子,任用贤才,周族一天天兴旺起来。

  姬昌不忍心看到商朝的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他想解救他们,但周族的国力没殷商强大,姬昌虽想灭商兴周,但却心有余而力不足。因为他手下虽有不少贤才辅佐,却缺少一个文武全才的首辅。因此,他决心访求到这样的文武全才,使周族强大起来,达成自己灭商的愿望。

  一天,周文王率领手下外出打猎,出发前,他让宫中负责占卜的太史占了一卦。太史占卦后,对文王说:

  “这是个上上大吉之卦!”

  周文王问:“那卦中所示何意?”

  太史回答说:“卦曰:‘田于渭阳,将得大焉;非龙非螭,非罴非熊;兆得公侯,天遣汝师。’”(这卦的意思是,大王快到渭水的北岸去打猎,那将有一个大大的收获。大王得到的既不是龙,也不是螭这种传说中像龙的动物;既不是罴,也不是熊;大王得到的是一个公侯,那是上天派他来做你军师的人!)

  周文王又问:“那我怎样确定这个人呢?”

  太史说:“根据易学,此人一定和卦象有暗合之处,大王不难识别。”

  周文王非常高兴,便带领人马来到渭水北岸打猎。他们猎到了许多猎物,却一个人也没碰到。周文王心有不甘,骑马在渭水北岸奔驰,结果在一个名叫磻溪的地方,见到了一个正在钓鱼的七十岁的老翁。

  周文王想:“难道卦象所示是这个垂钓老人不成?或许他是个隐士,我不妨去问问。”

  于是,周文王下了马,恭敬地走到垂钓老人面前,说:“老丈好兴致,请问老丈高姓大名?”

  老人说:“姓姜,名尚,字子牙,号飞熊。”

  “非罴非熊。飞熊!”姜子牙的号正和卦象暗合,周文王当即断定自己要找的正是这个姜子牙。于是,两人攀谈起来。文王才得知姜子牙原是商朝的大夫,因不满商纣的残暴统治,才弃官来磻溪隐居,希冀能在这里遇到自己,以便为周族出力。

  周文王见姜子牙虽然年逾古稀,却没丝毫老态;且满腹韬略,见识超群,正是自己日夜盼望想求得的贤才,喜悦地说:

  “我去世的父亲太公曾对我说,我一定能得到大圣人的辅佐;我今天出猎时卜辞也说,今天上天会给我一个军师,现在一切都应验了。我真是太高兴了。”

  于是,周文王就把姜子牙请了回去,拜他为军师;因为姜子牙是太公所盼望的圣人,又称他为“太公望”。后世也因之把姜子牙称作姜太公。

  从此,周族在姜子牙的辅佐下,一天比一天强大。文王死后,姜子牙又辅助文王的儿子周武王,灭掉了商朝,建立了周朝。

  后来,“非熊非罴”这一典故,用来形容扶持国政的贤人;而用“兆寄罴熊”来形容渴求贤才。(施令隆)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