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含,西晋时桂阳(今湖南郴州市)人,他的父亲罗绥曾做过荥阳太守。但罗含父母早亡,由叔母朱氏扶养长大。
罗含少年时就很有志向。有一次,他睡午觉时做了一个梦,梦见一只文彩异常的鸟飞入自己的口中,不由惊醒。他把梦境告诉了叔母朱氏,朱氏说:“鸟有文彩,你长大后一定很善于写文章。”
自这以后,罗含果然文思大进,文章写得越来越好,不久便被称为州中之冠。郡守几次征召他去做官,他都不肯去。
罗含的父亲曾做过新淦县令,后来新淦人杨羡做了桂阳太守,聘罗含去当主簿,罗含推辞了几次,实在无法推辞,只得就任。杨羡离职时,罗含送杨羡回新淦。新淦的一些官吏和望族见罗含是前县令的儿子,送给他很多钱财、礼物,罗含难违盛情,只得先收下,但他走的时候全部封置在驿馆中,丝毫不取。
罗含以文章著称于当世。有一次,大将军桓温设宴与下属共饮,当时罗含是桓温属下,任职征西参军,罗含因事晚到,桓温问:“你们认为罗含是怎么样的人?”
有人回答说:“他是荆楚之地的才子。”
桓温笑着说:“他是江左出类拔萃的大才子,哪里仅仅是荆楚才子呢?”
桓温对罗含十分赏识,不久就推荐他担任宜都太守,旋即又被朝廷封为南郡公,升任散骑常侍、侍中等职。
罗含为官时,很注意德行操守,当他致仕还家,家中忽然兰、菊盛开以迎,人们都说这是罗含德行所致。
罗含活到七十七岁,寿终正寝。
后来,“罗含梦鸟”这一典故,用来指人文采、德行出众。(乐令书)
《晋书·罗含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