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郃是汉中南郑(今陕西南郑县)人。他的父亲李颉精通儒学,曾经担任博士(汉武帝时专门负责经学传授)。李郃继承父亲的事业,进太学深造,学习四书五经。
李郃在《周易》和《洪范》(《尚书》中的一篇)的研究上很有造诣。他虽然学识渊博,但为人却很谦虚,很多人都不了解他。县令知道他进过太学,学习过儒家的经典学说,就让他担任了一个侯舍(接待宾客的馆舍)的主管。
当时的皇帝是东汉和帝。他经常派一些使者到民间调查,了解民间的风俗习惯、歌谣。东汉和帝要求这些使者微服私访,不要暴露自己的身份。其中有两名使者被派到益州。
有一天,两位使者来到李郃主管的侯舍下榻。李郃很热情地招待了他们。夏日炎炎,李郃和两位客人在院中乘凉,李郃不时抬头仰望湛蓝的星空,然后问客人们说:
“你们二位从京师来,那么你们可知道朝廷这次派了两位使者到这儿来吗?”
两位使者闻言大惊,心想这次出访是朝廷的机密,这个小小的侯舍主管怎么会知道。他们互相看着对方,默不作声。过了很久,才回答说:
“没有听说啊!”
两位使者迟疑了好一会儿,又问李郃说:
“你是怎么知道的呢?”
“二位请看。”李郃手指星空中的觜宿星和参星说,“这两颗使星向着益州的分野,因此我才看出来的。”
后来,“使星入蜀”这一典故,用来比喻朝廷使者到了某一地方。(张磊)
《后汉书·李郃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