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貂换酒

儿童资源网

金貂换酒


  西晋和东晋时期,一方面,由于汉代儒学的控制松弛,玄学兴起,人们思想进入相对解放的时期,不拘礼数、率性而为成为一时风气;另一方面,由于晋政权是司马氏篡夺曹魏而建立的,从正统观念看来名不正言不顺,为防止天下人尤其是读书人的反对,西晋建立后实行高压政策,对读书人实行十分严格的控制和严厉的打击。这样,晋代读书人就以一种特殊的形象一一名士面目出现,其基本特点是逃避现实,不问世事;不拘礼节,任性放荡,饮酒服药,追求感官剌激。

  这种风气不仅仅限于当世的士大夫阶层,官僚中仿效者也不乏其人。如阮孚,整日饮酒,官竟做到孟相从事中郎。在丞相府内当差后,仍然成天酣醉,被监察官员告到皇帝处,皇帝竟也宽容了他。这并非阮孚的愚昧和皇帝的大度,对阮孚来说,饮酒不问政事是一种明智的处世方式;对皇帝来说,需要的就是读书人的这种状态,对阮孚的宽恕也就是对名士风范的提倡。

  阮孚后来做到皇帝的侍从宫,故态未改。一次外出,酒瘾发作,因未带银两,就解下佩戴的金貂(一种昂贵的饰物)换酒,被有关部门发现后又遭到弹劾,但皇帝仍旧赦免了他。

  后来,“金貂换酒”这一典故,用来形容纵情酣饮,不拘礼数,率性放任;也指潇洒慷慨。(严肃)

  《晋书·阮孚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