郊寒岛瘦

儿童资源网

郊寒岛瘦


  唐代诗人孟郊(751-814年),少时隐居嵩山,与大诗人韩愈结为至交。后举进士,任溧阳尉。他尤其喜欢吟诗,并常因吟诗荒废公务。现存诗四百余首,以乐府古诗为多。

  孟郊的诗大都倾诉穷愁孤苦,离别、思乡、想念亲朋等是他笔下常见的题材,感情真挚动人。如《游子吟》就为其中代表作,写游子离别母子间的真挚情感,成为传诵千古的名篇:“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另一诗人贾岛(779-843年),诗的题材、风格与孟郊极为相似,如《雪晴晚望》写雪晴傍晚的空旷、寂寥,让人如临其境,富有感染力:“倚仗望晴雪,溪云几万重。樵人归白屋,寒日下危峰。野火烧冈草,断烟生石松。却回山寺路,闻打暮天钟。”

  贾岛作诗十分注重锤炼语句,以“苦吟”著称,号称“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他本为僧人,名无本,后还俗,屡试不第,只做过无足轻重的小官。

  孟郊和贾岛的性格、人生际遇,作诗的风格、体裁以及作诗的方式都十分相似。二人都十分喜爱作诗,仕途不得志,诗的内容多为穷愁悲苦,格调悲凉,哀怨清切;二人作诗刻意追求诗的格调,不喜浮艳,搜索枯肠,穷思冥想,沉重凝滞。因此,宋代文学家苏轼评论他们说“郊寒岛瘦”,意谓二人诗风清峭瘦硬,低沉苦涩。

  后来,“郊寒岛瘦”这一典故,用来形容诗人苦吟;或指诗人命运多舛,穷困潦倒。(张晓淮)

  宋·苏轼《祭柳子玉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