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烛赋诗

儿童资源网

刻烛赋诗


  南朝齐竟陵王萧子良喜好文学,又礼贤下士,常结交文人雅士,一起作诗,唱和应答。

  萧文琰、丘令楷、江洪等当世文士常是萧子良的座上客。一次,萧子良夜里召集他们三人,轮流作诗。为规定时间,在蜡烛上刻好刻度,作四句诗刻一寸,如果蜡烛燃烧一寸之后诗未作出,即算输。由于限定时间,要求作诗者思维敏捷。 

  谁知轮到萧文琰时,他说:“燃烧一寸烛才作四句诗,这有什么困难呢?”

  于是,萧文琰改变规则,让丘令楷、江洪击打铜钵,击钵前定下诗韵,一旦击钵停下来,诗句也成了,写出来大家观赏,也颇有文采。

  后来,“刻烛赋诗”这一典故,用来形容人文思敏捷,也形容文人集会赋诗。(严肃)

  《南史·齐竟陵王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