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陵灌园

儿童资源网

於陵灌园


  战国时,齐国陈仲子的哥哥当了齐国的卿相,家中富有。但陈仲子认为哥哥当官不义,因此与妻子一起到楚国于陵县隐居起来,称自己是“于陵仲子”。

  楚王早就听说过陈仲子的贤名。打听到陈仲子现在隐居在于陵县,便派使者持黄金二千两,到于陵来拜见陈仲子。

  使者告诉陈仲子,楚王打算聘他为相。

  面对金灿灿的黄金和高官的诱惑,陈仲子拿不定主意了,便找妻子商量。

  陈仲子对妻子说:“楚王想聘我为楚国的宰相。如果我答应了,今天为相,明天就会富贵荣华享受不尽。但我又下不了这个决心,所以特地与你商量。你看怎么样?”

  陈仲子妻子听了,说:“你现在读书弹琴,乐在其中了。如果当了楚相,最多不过是吃得好穿得好罢了。但是,为了这穿好吃好,你就得时时关心着楚国的事情。现在处于乱世,灾祸很多,当了楚相,说不定连性命都难保呢!”

  陈仲子听了,觉得妻子说的非常有理,便打消了做官的念头,打发使者回去。

  “请您先回,代我重谢楚王的好意。为相的事,容我再考虑一下,然后再禀大王。”陈仲子对楚王的使者说。

  等楚国的使者离去后,陈仲子与妻子赶快收拾了行装,逃离了他们原来隐居的地方。后来,他们找到了一位种菜人,帮他浇水种菜,继续隐居下来。

  后来,“于陵灌园”这一典故,用来指隐士逃名避世,坚守节操。(垚焱)

  晋·皇甫谧《高士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