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皇斗幕府
楠木正成从小就有大志,青年时就打败了家族的敌人,后来实际上控制了大阪地区,势力相当强大。接到后醍醐天皇的号召,楠木正成认为这是他登上政治舞台的好机会,于是迅速起兵响应,并且亲自奔赴笠置山,向天皇表示忠心,当天皇问他用什么计谋才能打倒北条氏,他说:“要想统一天下,就要靠武略和智谋。胜败乃兵家常事,一两次失败无足挂齿,不必放在心上。只要我楠木正成不死,就一定辅佐天皇实现大业!”
在投奔笠置山的诸多将领中,楠木正成立刻受到了天皇的器重。据说天皇在危难之际曾经做过一个梦,梦中看见一棵粗大的长青树的南边,安放着一个玉的宝座,两边并列着群臣,有两个童子对他说,当今天下,只有那玉座才是陛下最可安身的地方。天皇醒后,请人解释梦中情景的意思,释梦的人告诉他,南边的长青树就是“楠木”的意思,只有楠木这个人才是陛下所能依靠的最好武士。所以楠木正成一到,就成了后醍醐天皇的亲信。
楠木正成登笠置山时,山上的兵力并不多,同时也缺乏战斗力。楠木正成预料到这笠置山是守不住的,所以他拜谒天皇后,马上返回他的根据地大阪,紧张地加固赤权城,准备在笠置山失守后,迎接天皇到赤坂城来。不久,笠置山果然被幕府军攻破。后醍醐天皇慌忙向赤权城逃去,但因中途迷路,还是被幕府军活捉,送回京师软禁起来。10天以后,幕府军开始围攻赤坂城。当时赤坂城中,楠木正成的兵力不过二三百人,但他却不顾力量悬殊,采用各种战术,与幕府军展开了激烈的战斗,用石头从城上投掷敌军,用长柄勺盛开水往敌军头上浇,甚至朝敌人阵中倾倒屎尿。这种种超出常规的战法,使幕府军伤透脑筋。待到幕府军终于攻进赤坂城中时,楠木正成与尊云亲王却已巧妙地逃进了葛城山脉。
后醍醐天皇在幕府的强大压力下,不得不将象征天皇地位的三件神器交给光严天皇;1332年3月,又被幕府流放到隐歧岛,其他倒幕骨干也都受到重惩。从表面上看,后醍醐天皇的第二次倒幕运动又失败了。但是,国内有志于抗击幕府的人仍然对他寄予厚望。在后醍醐天皇被遣送隐歧的路上,曾有武士企图救出他,因为幕府军防卫很严,没有机会下手。武士便在天皇留宿庭院中的一棵樱桃树干上刻了两句诗:“天莫空勾践,时非无范蠡”,用中国春秋时期范蠡扶助越王勾践艰苦复国的故事作比拟,告诉后醍醐天皇,“不要以为天下只有你在像勾践一样奋斗,现在并不是没有范蠡一样的人可以帮助你啊!”天皇得知后,非常感动,与幕府斗争的意志更加坚强了。他虽然身处荒岛,但从来也没有中断与外界的联络.更没有停止过反幕府的活动。
与此同时,楠木正成与尊云亲王正以后醍醐天皇的名义四处活动,悄悄地扩大根据地,促动各地武士起兵反对幕府。经过一年多的秘密活动,反幕府的形势大为好转,1332年,楠木正成夺回了赤坂城;第二年1月,又接连打了好几个大胜仗。各地反幕府力量纷纷响应,形成了倒幕运动的第一个高潮。幕府也把楠木正成当成最危险的敌人,出动三路大军前来镇压,号称“百万”雄师,实际上大约2万多人,已经是幕府所能调动的最大兵力;并且发出悬赏令,说无论什么人只要杀死楠木正成,就可以割地封王。楠木正成以1000多兵力,与敌人斗智斗勇,周旋了3个多月。由于楠木正成牵制住了幕府军的主力,各地反幕府军趁机向京都和镰仓发动了进攻,而后醍醐天皇也逃离了流放地隐歧荒岛,再次向全国下诏,号召大家都起来讨伐幕府。在这种形势下,幕府的两员大将,足利尊氏和新田义贞相继反戈一击,站到后醍醐天皇一边,转而向幕府发动进攻。5月7日,足利尊氏攻破京都,22日,新田义贞攻陷镰仓,统治日本长达一个半世纪的镰仓幕府灭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