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朝是中国历史上最短命的朝代。秦始皇去世前曾到琅玡山访寻以炼长生不老之药而闻名的术士,就这样,他发现了齐国著名的术士徐福。他希望徐福能找到使他长生不老的仙药。才智过人的徐福答应秦始皇,如果秦始皇能够交给他3000童男童女和所有必需的食品及后勤保障,包括技术工匠、医生和药品,他一定不辱使命。于是秦始皇就给他50艘船和所有他需要的东西。这支庞大的船队朝着东方驶向日本。他们到达日本时,正好看到初升的太阳,于是就把这个国家命名为“日出之邦”、徐福再也没有回过中国。也许是因为他没有找到使人不死的“长生不老药”,也许是为了躲避秦始皇的暴政。
年轻时,我想这个故事只不过是一个传说,而徐福也只不过是一个传说中的人物。但是今天,中、日两国的学者一直在楔而不舍地搜集证据,进行认真的探索,以使全世界相信,徐福和他带领的3000童男童女到日本定居后一去不复返在历史上是确有其事。在毗邻扬州的徐州城里,有一所附属于徐州师范学院的徐福研究所,该所正在进行对徐福的研究工作。负责研究工作的是罗子章教授,他得知我对徐福很感兴趣后,邀请正在日本作大使的我参加1987年春天在徐州举办的研讨会。来自北京、上海、天津、西安和其他城市的学者都出席了此次研讨会,所有的学术成果都肯定徐福的存在,人们甚至能指出他的第七十一世后裔。研讨会期间,日本新宫市市长发来贺信。据说徐福到达日本后就是在新宫这个地方登岸的。
1987年我访问过新宫,因为我非常想看着徐福登岸的地方。新宫城位于和歌山县。我会见了新宫市市长,巧的是他本人也对徐福很感兴趣。他带我到徐福登岸的地方,这是一片美丽的海岸,有一座红色的神社,周围平静而安宁。我们找到了据说就是徐福发现的、使人长生不老的仙药的踪迹。市长解释说,这些草药是补肾治病的;一般肾比较强健的人,寿命自然会长一些吧!市长还带我参观了立在城市附近的徐福墓碑,这是一块用中文记录着徐福如何到日本寻找长生不老药,以及为什么在日本定居下来的故事的石碑。墓碑立于1834年,碑上“徐福之墓碑”5个字出自一位高丽书法家的手笔,上面的诗歌则是一位日本汉学家写的。
市长告诉我,每年的11月28日,和歌山人都会聚集在徐福墓前举行一次盛大的庆祝活动。1980年,和歌山人庆祝徐福到达日本2200周年。从1915年以来,和歌山人民成立了保护徐福遗迹的委员会;1931年,他们又成立徐福文化遗产保护委员会;到1955年,他们最后成立了徐福协会。
徐福的墓旁还有7个墓,据说是徐福的7个亲信。没有人说得清徐福带到日本来的3000童男童女的下落。
徐福:知识和医药之神
在日本的不少地方,尤其是九州,也有徐福的遗迹。第一次访问福冈时,我向一位日本高级官员问起他是否知道徐福。他有点迷惑,因为他从来没有听说过这个名字。于是我就将有关徐福的故事告诉他。第二天,他就给我一本《中国在九州中心》,书中有几篇是关于徐福和九州与中国的关系的文章。
所有日本人都对徐福怀有高度的敬意。在佐贺的金立市乡村里,徐福作为一个知识和医药之神受到人们的膜拜,其他还有水神和农业神。村民们称徐福为“金立先生”。那里还有一幅古壁画,描绘了徐福的到来和他与金立市的关系。这是17世纪一位艺术家的作品,现在已成为金立寺的一件宝藏。
在金立市每遇干旱,村民便会来到金立寺,把徐福的画像放进一个便携神龛中,在市里游行祈雨。游行时,便携神龛的后面总是跟着一条36米长、2吨重、用草和竹叶制成的巨龙。整个仪式被称为“雨乞行事”,每隔4至5年在8月8日举行。这是个热闹的仪式,参加者要用力击鼓,请求上天降雨。1724年,在金立市附近的千布发生一场严重的干旱,进行完这种仪式后,一场雷雨从天而降,洒遍整个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