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绪:傀儡皇帝

儿童资源网

光绪:傀儡皇帝

  当时一块随皇后入宫的还有两位妃子瑾妃和珍妃。她二人是亲姐妹,瑾妃相貌一般,性格脆弱;珍妃貌美端庄,性情机敏。

  珍妃入宫犹如一块石子投入一潭死水,珍妃性格活泼热情,年龄也小,无忧无虑,喜欢打扮,甚至于女扮男装,经常穿着男人的衣服。她对光绪的同情和体贴,激起了光绪对未来的憧憬和热情,同时,也引发了他要在政治上摆脱束缚有所作为的欲望。大婚后的数年间,他与珍妃共同度过了一生中较为轻松的时光,特别是珍妃与他政治上多有契合,珍妃支持他进行变革、变法。而这一点,是慈禧最不愿看到的。

  后来,又发生了一件事,使慈禧对她极端厌恶起来。裕宽想谋一个福州将军的职务,他先托人找李莲英,想走李莲英的后门来谋这个缺,李莲英要价太高,他没有接受,他由于跟珍妃家里有一层关系,就托珍妃来办这个事。结果,被李莲英察觉到了,就报告给了慈禧太后。慈禧太后知道这个事情,非常生气。

  光绪二十年,十月二十八这天,光绪循例到慈禧太后那儿请安时,慈禧不搭理他,头不抬,眼不睁,光绪跪了好长时间也不敢起来,也不敢问。最后慈禧甩出一句话来,说你那个珍妃,你不管,我可要管一管了。光绪退出,回到他的宫里不久,一个太监就来跟他报告,非常慌张地说出事了,珍妃遭到了廷杖。

  廷杖尽管明朝常用,但在清朝几乎没有用过,有人说慈禧还是实行的褫衣廷杖,就是脱了衣服打板子。这对一个妃子来说,既是肉体上的痛苦,又是精神上的羞辱。这件事正史没有记载,只说这一天御医给珍妃看病,珍妃受到惊吓,浑身肌肉颤动,甚至昏迷不醒,夜里几次紧急召太医到珍妃那儿。从这些记载来看,珍妃可能是真的受到了廷杖。这事传到光绪那里,光绪自己是皇帝,却连自己爱妃的利益、权利都不能保障,他的内心痛苦可想而知。

  慈禧对珍妃实行廷杖,可以收到一石五鸟的效果:从光绪这个角度说,是对光绪的警告。你老宠着珍妃,你不听我的话,我要杀鸡给猴看,杀一儆百,借着珍妃教训光绪。从皇后的角度来说,是对皇后的心理安慰。珍妃老受宠,你老被冷漠,我惩治珍妃,给你出口气,给她亲侄女出口气。从珍妃角度说,做的事被慈禧抓住了,就要受到严厉的惩罚,以解慈禧多年对珍妃的心头之恨。从宫女的角度说,皇宫应当是一片净土,怎么可以在这里面贪污纳贿,卖官鬻爵,惩治一个人,教育一大片。谁再敢卖官鬻爵以此为戒。最后从慈禧来说,惩治了珍妃就吐出了一肚子的怨气,但事情还没完。慈禧接着又连发两道木牌,告诫瑾妃、珍妃和其他的人。

  第一块木牌是大意是这样写的:“如有不遵家法,在皇帝前干预国政,颠倒是非,从重治罪”。看起来,光绪变法,珍妃可能从侧面支持或者鼓励,可能有这样一个情况,因为她讲到干预国政。

  第二个木牌明确指出告诫瑾妃和珍妃的:“平素妆饰衣服,俱按宫内规矩穿戴,并一切使用物件不得违例,如有不遵者,重责不贷。”特别提到瑾妃和珍妃的穿着衣服,看起来珍妃穿男人衣服,女扮男妆,讲得很具体了。

  之后,慈禧就命人把珍妃打入冷宫,大门反锁,饮食从门槛底下递进去。戊戌变法失败后,慈禧又将珍妃囚禁在钟粹宫后北三所,并且给她立下一条规矩:今后不许再见皇上。

  因此,光绪的一生,在爱情、婚姻和家庭中都充满着悲剧色彩。光绪无儿无女,身边没有子女的家庭欢乐,自己长期过着一种囚徒的生活,没有任何人跟他来往,孤苦伶仃,寂寞寡人,对个人生活来说,也是一种悲剧。

  尤其是他与慈禧之间的恩恩怨怨更令人嘘唏不已。是慈禧点名让他继承皇位的,应当说慈禧是他的恩人;慈禧既是他的伯母,又是他的姨妈,他对慈禧叫“圣母皇太后”,又是慈禧把他抚养大的,按理说慈禧是他的亲人。但是在政治上,慈禧又是他的仇人和敌人。光绪亲政的十年,是与慈禧进行政治和权力斗争的十年,从中日甲午战争到戊戌变法运动,双方矛盾日益尖锐。因此,慈禧既是光绪的亲人、恩人,又是光绪的仇人、敌人,这是一个矛盾,作为家庭生活来说,也是一种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