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丰皇帝即位之谜

儿童资源网

咸丰皇帝即位之谜

  上面两种说法可能有虚构的成分,如根据《清史稿》,卓秉恬实际上并没有任奕欣的老师,故事的内容情节也不同,但所阐述的道理是一致的。即打着仁孝贤惠旗号的皇四子奕詝,在多次竞争中,击败了才智聪颖但急于表现自己的皇六子奕欣,最后被立为储君。

  不过,还有一种说法就是道光最初已立奕欣为储,但后来又改变了。《清稗类钞》中说:道光晚年倦于政事时,就想到要立皇储了,他见皇子中恭王奕欣最为成皇后宠爱,所以打算立他为储。他事先写好了奕欣的名字,放置在干清宫正大光明匾后。有一个太监在旁边偷偷看着道光写字的样子,见到最后一笔特别长,就怀疑道光写的名字就是奕欣。太监便将这件事讲给大家听,道光立奕欣为储的消息就传开了。道光听到后,十分气恼,就把铁盒重新取下来,更换了奕詝的名字。照这种说法,奕詝得到皇位,完全出于偶然,道光皇帝本意是选择奕欣,因其事外泄,才改为奕詝。此事的真相其他史书上没有记载,今天已很难查实,但奕欣有宠且有希望继立为君,应该是事实,两人的被立机会是一样的。

  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六月十六日,道光皇帝正是秘密立储。道光皇帝在一张9.5公分·1.6公分的四折纸上用红笔以满汉文字合书“皇四子奕欣立为皇太子”,同事又以汉字书“皇六子奕詝封为亲王”。写完后,道光用两层颜色略有深浅的黄纸包好。里面的那层黄纸背面用红笔写着“道光二十六年六月十六”字样,并有亲笔签名。外层黄纸的背面用红笔写着满文“万年”字样,道光又签上自己的名字。这件大事做好后,道光皇帝又书写了遗谕两份,交代身后要办的事情。道光皇帝的立储御书和遗谕分别被密封在两个匣子内。收藏立储的匣子又称鐍匣,鐍匣的三面启扣处全贴又封条,两端封条上都有道光皇帝的亲笔签名,正面封条上也有道光皇帝的亲笔签名和亲书“道光二十六年立秋”字样。装有道光皇帝的立储遗书和遗谕的两个匣子至今仍还保存着,它们是国内目前发现的唯一一份可窥见清代秘密立储制度的实物。道光之后的皇帝,已没有实行秘密立储,因此它的价值十分重大。

  道光三十年(1850年)正月十四日,道光皇帝即将走完他的人生,他在圆明园召见了大臣载垣、瑞华、僧格林沁等人,让总管内务府大臣文庆等在众大臣面前打开小匣子,宣示御书、遗谕。同时,宣示了一份道光皇帝的亲笔朱谕。这份朱谕是道光皇帝病重时在圆明园慎德堂书的。其内容为:“皇四子奕詝着立为皇太子,尔王大臣等何待朕言,其同心赞辅,总以国计民生为重,无恤其他。”这样,从法律上讲,道光皇帝将奕詝扶上了帝位,任何人不可能也不应该产生异议。

  道光皇帝去世后,奕詝登基称帝,改元年为咸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