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为何要下江南

儿童资源网

乾隆为何要下江南

  第四,江南是“花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山川风光秀美,人文资源丰厚,金粉佳丽众多,用明朝皇帝朱元璋的话来说是:“佳山佳水佳风佳月,千秋佳地;痴声痴色痴梦痴情,几辈痴人。”在乾隆时期,长江运河两岸的都市商业繁华、人气旺盛。当时全世界50万人口以上的大都市有十座,江苏占据其三——南京、扬州、苏州。南京人称“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家”,十里秦淮,九曲金波,六朝金粉,一帘幽梦。苏州园林,享誉天下;苏州刺绣,巧夺天工。再加上小桥流水,粉墙黛瓦,充满着诗情画意。扬州更是富商云集,美景、美女、美味,一应俱有。“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可见当时的扬州是一个著名的梦幻之都、休闲之都、消费之都。皇帝来到江南,看得开心,玩得尽兴,吃得可口,购得满意,当然是乐此不疲、频频光顾了。

  对江南的园林,乾隆更是情有独钟。每次下江南,他都带来一些画师,把江南的一些著名园林描绘下来;而后,在北京颐和园、紫禁城、承德避暑山庄中,对苏州狮子林、杭州西湖十景、无锡寄畅园、镇江金山寺等园林景观加以仿建。

  第五,皇帝出巡,安全第一。江苏没有高山峻岭、荒蛮之地,盗贼流寇难以藏身。特别是江苏人禀性温顺,循规蹈矩,不狂不蛮,安分守己,加上日子比较富庶,属于那种“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的地方,是少有的一个良民区、顺民区、治安模范区。皇帝到这里,凶险较少,安全可以得到保证。

  对于乾隆六下江南,从古到今,人们都是毁誉参半,褒贬不一。即使在当时,朝野对乾隆下江南时好大喜功、追求奢华、讲究排场、劳民伤财的行为也多有质疑。乾隆在退位之前曾对大臣讲:我临御60年,并无失德,惟独六次南巡,劳民伤财,将来你们务必阻止皇帝南巡之事发生。然而,毋庸置疑的是,如果不是处在太平盛世,就不可能有皇帝六巡江南的盛举。这六次南巡,对于清政府安定江浙、聚集财力、吸纳人才、安抚人心、兴修水利、治理水患等,起到了巨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