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熹宗朱由校简介

儿童资源网

明熹宗朱由校简介

  天启年初,白莲教在山东揭竿而起,四川少民奢崇明、安邦彦起事于西南。天启七年,天灾惶惶,国内又爆发了山东的徐鸿儒起义和陕西的王二之起义。

  党争祸国

  万历年间,顾宪成在东林学院讲学,一批下野官吏纷纷追随,因而有东林之名。朝中赵南星等大臣也遥相呼应。渐渐形成东林党。

  天启帝即位后,令东林党人主掌内阁、都察院及六部,东林党势力较大,众正盈朝。杨涟、左光斗、赵南星、高攀龙、孙承宗、袁可立等许多正直之士在朝中担任重要职务,方从哲等奸臣已逐渐被排挤出去,吏制稍显清明。在东林党人的辅佐下,天启帝迅速提拔袁崇焕。

  天启二年,下诏为张居正平反,录方孝孺遗嗣,优恤元勋,给予祭葬及谥号。在对待西方占据澳门问题上,态度强硬,多次与荷兰殖民者在澎湖交战,并且获胜。且有罢矿监、安抚辽东的之举。

  总而言之,天启初年,东林党势力庞大,凡是反对他们的,都被斥为邪党。

  树大招风,物极必反。东林党激进的言行,使得有些人颇为不满,其中有齐、楚、浙三党颇为强势。于是东林党与非东林党的纷争迭起。魏忠贤得势之后,联合非东林党的各派人士,形成“阉党”,直接对抗东林党。

  天启三年,魏忠贤执掌东厂,用阉党的势力制衡风头正盛的东林党。

  天启四年,李应升、霍守曲、刘廷佐、沈惟炳等大臣进谏,矛头直指魏忠贤。魏忠贤矫诏斥责四人,导致东林党的代表人物杨涟愤恨不已,他挺身而出,弹劾魏忠贤二十四条大罪。魏忠贤跑到天启帝面前哭诉,客氏也为他辩解。

  天启帝毕竟心软,见乳母近臣都这么说,于是下旨斥责杨涟。东林党人魏大中等七十余人纷纷上疏指责魏忠贤。叶向高与翁正春建议天启帝罢免魏忠贤,遣他出宫,以平息众怒。然而天启帝怒了,不但不愿意被逼办事,甚至同意宦官王体干提出的恢复廷杖的建议,用以威胁朝臣。杨涟、左光斗、魏大中等东林六君子先后枉死。

  这次党争尚未结束,熊廷弼、王化贞兵败辽东,广宁失陷的消息就传来了。本来轻举妄动的是王化贞,兵败广宁的也是王化贞。但是,熊廷弼与东林六君子私交不错,这就导致了魏忠贤要对付他。最终,熊廷弼与王化贞同一命运,都被处死。

  兄终弟及

  天启七年(1627年)八月,天启帝在客氏、魏忠贤等人的陪同下,到西苑游船戏耍。在桥北浅水处大船上饮酒。又与王体干、魏忠贤及两名亲信小太监去深水处泛小舟荡漾,却被一阵狂风刮翻了小船,不小心跌入水中,差点被淹死。虽被人救起,经过这次惊吓,却落下了病根,多方医治无效,身体每况愈下。尚书霍维华进献一种“仙药”,名叫灵露饮,说服后能立竿见影,健身长寿。天启帝依言饮用,果然清甜可口,便日日服用。饮用几个月后,竟得了臌胀病,逐渐浑身水肿,卧床不起。

  八月十一日,天启帝预感到自己来日不多,便召弟弟信王朱由检入卧室,说:“来,吾弟当为尧舜。”命他继位,次日,召见内阁大臣黄立极,说:“昨召见信王,朕心甚悦,体觉稍安。”八月乙卯日,天启帝驾崩于干清宫。

  信王朱由检随即登基,年号崇祯,他便是大明朝最后一任皇帝,崇祯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