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此提案,嘉庆皇帝不仅没有采纳,而且还发了一顿脾气,“下诏求言,求得此种之言,令人浩叹而已。”
明成祖很勤政,经常批看奏折。批阅奏折时,皇太孙朱瞻基(即后来的明宣宗)常常随侍一旁。一天,明成祖一时高兴,把几个奏折递给他。年方十一二岁的朱瞻基批答的内容洞中窍要,让祖父非常满意,只发觉一桩疏忽,没有把奏折上的错讹字圈出。成祖问:为何不留心文字?朱瞻基答:只要大事不差,这些无心之误,又何必苛求。成祖不答,又问:天降灾眚,是该祈禳还是该修德?朱瞻基答:为君的修德该随时留意,等见了灾难,修德都已经晚了,还去祈禳它作什么。明成祖听后,天颜大悦。由此可见,明成祖胸有社稷苍生,是个不错的皇帝。
雄才大略、励精图治的明成祖,十分注重社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认为“家给人足”、“斯民小康”是天下治平的根本。他大力发展和完善军事屯田制度和盐商开中则例,保证军粮和边饷的供给。派夏原吉治水江南,疏浚吴淞。在中原各地鼓励垦种荒闲田土,实行迁民宽乡,督民耕作等方法以促进生产,并注意蠲免赈济等措施,防止农民破产,保证了赋役征派。通过这些措施,永乐时“赋入盈羡”,达到有明一代最高峰,史称“永乐盛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