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朱长祚《玉镜新谭》记载,魏忠贤本名李进忠,原是河北肃宁县一市井无赖,娶过妻子,有一个女儿,后因为吃喝嫖赌荡尽了家财,才自宫做了太监。魏忠贤"形质丰伟,言辞佞利",能挽强弓,射奇中,有胆气,家无余财而敢一掷千金,又喜欢弹棋、蹴踘,嬉游于青楼翠袖之间。这些早年的经历,成为后来侍奉皇帝的优越条件。对于朱由校这个没什么知识的顽童来说,魏忠贤的英俊、胆识以及丰富的社会阅历,必定会有很强的吸引力。而且,无论魏忠贤后来如何地专权,但对于熹宗本人,他却是忠心耿耿。这其实也是明代太监专权的一个特征。明代的太监,无论如何专权,对于皇帝本人,却总是无条件地服从。相比较汉、唐时代的宦官动辄杀死皇帝,这种专权充其量也只能说是滥用了皇帝的授权而已。对于熹宗,魏忠贤"服劳善事,小心翼翼"。这也是为什么熹宗要在天启二年(1622)给他赐名"忠贤"的原因。一些史料中说,魏忠贤得宠于熹宗的原因,还在于魏忠贤善于房中之术,所以经常能与客氏一起导熹宗淫乐。这种事情,在明代太监中实在是平常。一个当初喜欢依红偎绿的太监,做熹宗性方面的导师,应当是有足够的资本了。更何况对于绝大多数都好色的明代皇帝来说,传授房中术也是"忠心"的表现。因此,魏忠贤受宠于熹宗,其实并非偶然,魏忠贤个人素质恰是贪玩的熹宗所欣赏的;而魏忠贤小心翼翼的服侍,以及对于朱由校身边亲密之人的结纳,更使他能在天启一朝成为一个大国的实际主宰者。终熹宗一生,他对魏忠贤的眷爱始终不替。他的诏旨中,经常会出现"朕与厂臣"如何如何的文字,一点也不忌讳将魏忠贤与自己相提并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