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一贵:明朝的“鸭姆皇帝”

儿童资源网

朱一贵:明朝的“鸭姆皇帝”

  周应龙见到起义军就像老鼠见到猫,对老百姓却又是另一副凶神恶煞般的面孔,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弄得驻地附近从早到晚鸡犬不宁,这样,百姓们更拥护起义军了。

  朱一贵的队伍就像滚雪球似的,几天功夫就发展到十万人,他们一鼓作气攻下台湾城,台湾的文武官员,包括台厦道梁文宣、台湾知府王珍,都搭船逃往澎湖去了。台湾城的老百姓排列起香案迎接起义军。

  起义军进城后,拥戴朱一贵为“大明中兴王”,还发表檄文宣告中外:要“横渡大海,会师北伐,饮马长城”,重兴明朝。朱一贵出身平民,深知官兵骚扰给百姓带来的危害。他严纪律,不准士兵抢掠,因此起义军深受百姓爱戴。因为朱一贵曾经养过鸭子,所以很多人都亲昵地称他为“鸭姆皇帝”。

  农民军及时扩大战果,很快就控制了台湾大部分地区。可惜这时候,起义军内部发生了分裂,力量削弱了,也给清军造成了可乘之机。福建提督施世骠(施琅的儿子)率领一万清兵,渡海打进鹿耳门,不久又攻下台注城,占领了台湾府。在慌乱中,朱一贵被手下奸细出卖,献给了清军。

  朱一贵被捆绑着押送到清军兵营。他岸然直立,不肯下跪,一个官员狠狠地说:“看你跪不跪!”说罢命人打断了朱一贵的腿。朱一贵站不住,就趴在地上,强忍疼痛,对被捕的手下将领说:“大丈夫要为忠义而死!”不久之后,朱一贵和众将被押到北京。他们仍不屈服,都壮烈牺牲了。

  朱一贵牺牲以后,台湾人民的反抗斗争并没有停止。一些幸免于难的起义将士潜伏在荒野岭,秘密活动着。后来,台湾又先后爆发了吴福生起义、黄教起义、尤其是规模浩大的林爽文起义,这些起义虽然都失败了,但是沉重打击了清朝的统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