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高宗赵构的选储绝招

儿童资源网

宋高宗赵构的选储绝招

  绍兴三十一年(公元1161年)9月,金废帝完颜亮撕毁和议,再次大举南侵。在采石矶(今安徽省马鞍山市西南)为虞允文统帅的宋军所击败,使南宋再次转危为安。不过高宗屈辱求苟安的国策遭到了军民的强烈反对。而使他的统治难以继续维持,高宗倍感身倦神疲,屡与宰相陈康伯等商议,以年老厌烦政务和想以“淡泊为心,颐神养志”为借口,久有禅位于皇子之意,御笔赐伯琮字元永。绍兴三十二年五月,高宗下诏正式册立其为太子,改其名为慎(shen);六月宣布退位,禅位于太子赵慎,自称太上皇,退居德夺宫。

  孝宗是宋太祖的七世孙,太祖之子秦王(即八贤王)德芳的后人,他以仁孝博得高宗的认可。孝宗登基后,定年号“隆兴”,励精图治,立志光复中原,大有复兴南宋之志。遂即恢复名将岳飞谥号“武穆”,追封岳飞为鄂国公,剥夺秦桧的官爵。面对金国咄咄逼人的态势,孝宗主动出击,进行“隆兴北伐”,南宋朝野顿时为之一振,全国上下群情激昂。这些情绪可以从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的词中辛弃疾的词中反映出来:

  破阵子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马做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由于北伐损失惨重而失败,宋孝宗被迫于隆兴二年(1164年)和金国签订“隆兴和议”。次年改元“干道”,并又任用王淮理财备战。干道年间,由于没有战事的干扰,宋孝宗专心理政,百姓富裕,五谷丰登,太平安乐,一改高宗朝时贪污腐朽的局面。由于宋孝宗治国有方,以身作则崇尚节俭,所以使南宋出现“干淳之治”(干:干道,淳:淳熙)的小康局面。

  淳熙十六年(1189年),63岁的孝宗自觉心神交瘁,体力不支,不顾大臣劝阻,在紫宸殿禅位于三子赵惇(即宋光宗)。光宗即位后,尊孝宗为寿皇。绍熙五年(1194年)六月九日,寿皇病逝,享年68岁。

  孝宗不愧是太祖的后人,一反高宗时卑躬屈膝的投降路线,一心想恢复中原,他的这种积极进取,蓬勃向上的精神是值得称道的。特别是孝宗当了27年皇帝,前25年高宗一直健康的活着,一直影响着他。孝宗为人勤政、节俭,高宗称赞他“勤俭过于古帝王”,真是“俭以养德”的帝皇典范。孝宗朝是南宋国力最强的时候,可惜孝宗碰上了“小尧舜”金世宗这样的明君,能够获得宋、金此时的绝对均势而保持平衡,实属不易!

  宋高宗一生糊涂,做了无数蠢事,唯独在选储这件事上聪明了一回:纵观整个南宋,孝宗几乎是唯一一位英明的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