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宋高宗也并非不讲理的人,只是做皇帝太久了,说一不二成了习惯,一旦威严受到触犯,那自然而然就会雷霆大怒,也算是个条件反射吧。不过,在发威之后,赵构也并非得理不饶人,只要有合适的机会,也会就坡下驴。
宋高宗虽然当皇帝,可是生活一直很节俭,吃饭的时候,也不过就是几个菜,在众多食物中,宋高宗最喜欢吃的是有汴梁风味的馄饨,有一位来自汴梁的老厨师特别受宠。可有一次,老厨师一时马虎,还没有煮熟就给皇帝端了上来。赵构一口咬下去,见到红红的肉丝,还是生的呢,就下令把厨师下到大理寺问罪。本来宋高宗也没想处死厨师,可是下面的人看到是皇帝特意交办的差事,皇帝都讨厌这个人,那还不是死路一条,就给定了死罪。厨师的亲人到处托关系,总算有个优人(演员)答应帮忙。可是怎么帮呢,直接求情肯定不行,卑贱的戏子根本没有资格求情啊。最后优人想出一个妙计,等到宋高宗想要听滑稽戏了,优人就说了一个故事,结果就把人救了。故事说,有两个读书人路上相遇,互相问对方的年纪,一个说是甲子年生人,一个说是丙子年生人。优人说完就说:“此二人皆合下大理。”这两个人应该抓到大理寺去。宋高宗就奇怪了,问下生辰怎么就要下狱呢?优人就说:“夹子(甲子,指宋代有肉的煎饼)饼子(丙子,指宋代的水煮的面饼)皆生,与混沌不熟同罪!”宋高宗听后哈哈一笑,特意下旨把厨师给放掉了。
不过,臣子和皇帝交往,就需要加倍小心,更不要说是卑贱的艺人(厨师也算个手艺人吧)了。有一个琴师叫做黄震,棋艺高超,宋高宗非常喜欢,经常把黄震叫到御前,每次听黄震弹琴之后,都赏赐一两黄金,半年下来,黄震发了大才。可是,黄震却不让自己的儿子学琴,改学别的手艺。别人就奇怪了,说,难道你的儿子太笨,学不来琴吗?黄震长叹一声,说:“几年几世,又遇这一个管家。”黄震的心态很好,多数人都会贪得无厌,希望自己的好日子天长地久,希望自己的儿孙继续自己的风光。可黄震却明白,今朝遇上宋高宗如此欣赏他的琴艺,一方面是他的琴艺确实不错,另一方面却是自己实在幸运。确实,之后的宋孝宗和宋高宗的喜好就完全不同。做人有黄震这个觉悟,也算是超凡脱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