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辽军继续南下,其主力早于真宗到达澶州(河南濮阳)城下。宋朝大军行动迟缓,十一月二十五日才到达澶州南城。澶州以黄河为界,分南、北两城,南城相对较为安全。真宗看到河对岸烟尘滚滚,就想留在南城,不去北城。寇准劝真宗:“宋军的主力都在北城,陛下如果不去北城,亲征就没有任何意义了。再说各路大军已经陆续到达澶州,不会有什么危险。”高琼也劝真宗过河,不等真宗同意,他就催促卫兵们护送真宗前进。真宗勉强到了北城,在城楼上召见了各军将领。宋军将士看到城楼上的黄龙旗,得知皇帝到了,立即高呼万岁,士气大振。
巡视完毕,真宗把军事大权交给寇准。他相信寇准的能力,但生性懦弱的真宗内心还是颇为忐忑,生怕出现意外。其实寇准等人内心的忧虑决不亚于真宗,只是不能表露出来而已。为了稳住真宗,寇准每日与杨亿等人饮酒作乐,装出毫不在意的模样。真宗得到密探关于寇准动静的汇报后,以为寇准胸有成竹,情绪才逐渐稳定下来。
宋、辽双方在澶州相持了十余日,形势对宋军相当有利,宋军坚守辽军背后的城镇,又在澶州城下射死辽军大将萧挞凛,使辽军士气一落千丈。萧太后唯恐腹背受敌,秘密派人前来求和。真宗生性优柔寡断,并没有与辽军一决胜负的决心。早在亲征之前,他就曾经暗中派曹利用前往辽营议和,只是因为战事激烈,曹利用一直未能到达辽营。这时辽朝主动提出议和,正中真宗下怀,于是急忙催促曹利用前去议和。
经过几番交涉,两国议和成功,和约规定:宋朝每年输给辽绢20万匹,银10万两;双方为兄弟之国。因该盟约在澶州签订,其西有湖泊曰澶渊,澶州亦名澶渊郡,故史称为澶渊之盟。
据说曹利用在议和之前曾面见真宗,询问给辽朝财物的数量限度。真宗提出了可以接受的底线为100万。寇准知道后警告曹利用:“皇上虽然说可以给100万,但是若超过30万,回来我就砍你的头。”曹利用最后果真以30万代价谈判成功。曹利用回来之后,真宗派宦官去问他答应给辽多少钱物。曹利用没有回答,只伸出三个手指。来人回去告诉真宗,曹利用伸出三个手指,估计是300万吧。真宗惊叫:“太多了!”想了一会,真宗又居然认可了如此巨大的赔付数额:“能了结此事,300万就300万吧。”等到召见之时,曹利用只是一味谢罪,真宗北寨宴射图(和约签订后,真宗举行了庆祝活动)
问他到底许给辽朝多少财物,曹利用说许了30万。真宗大喜,重重奖赏了曹利用。
澶渊之盟是真宗在有利的军事形势下屈辱求和的结果。对宋而言,这是丧权辱国的和约,不仅燕云十六州的失地未能收回,而且要输金纳绢以求辽国不再南侵,此后辽更是不断需索,使北宋国威扫地。辽国却是在不利的军事情势下占了大便宜,得到了战场上得不到的东西。不过,澶渊之盟以后,宋辽双方大致保持了百余年之和平,这对两国之间的贸易关系、民间交往和各民族之间的融合是非常有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