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乱成一团,唐玄宗的逃难之路是否顺利呢?虽然唐玄宗预先作了安排,但是,实际遇到的困难还是比他想象的多多了。他都遇到什么困难了?首先就是没饭吃。唐玄宗一行不是凌晨出发的吗?到了上午九点,来到了咸阳望贤宫,该吃早饭了。本来,唐玄宗在出逃之前,是派了一个宦官王洛卿去打前站的。让他告谕州县官员,沿途安排食宿。可是到了望贤宫再一看,一个接驾的人也没有。为什么呀?原来,咸阳县令一听王洛卿说皇帝都逃跑了,干脆,两人一起搭伙,也跑了!直到中午,这顿早饭还没吃上。没办法,杨国忠只好跑到市场上,自己买了几个胡饼,先给皇帝垫补垫补。可是,其他人还是没有吃的。这时候,周围的老百姓听说皇帝来了,也都慢慢围过来了,玄宗放下架子,问他们:“卿家有饭否?不择精粗,只要有只管拿来,给孩子们充饥。”百姓一看皇帝可怜成这个样子,争着献上自家的饭。普通百姓能有什么好东西呀,饭里头还掺上了好多麦粒和豆子。我们不是讲过,唐玄宗的女儿们给他献食,一顿饭就要耗费中等人家十家的产业吗?那是何等的锦衣玉食啊!如果在往常,这些王子皇孙哪里吃得下这样的东西啊!可是俗话说饿了吃糠甜如蜜,唐玄宗的小王子、小公主们饿透了,也顾不得挑剔了,争着用手抓着吃,一会儿便吃得精光,还没有吃饱。看到皇上落到这个份上,百姓们都忍不住哭了,玄宗也掩面而泣。
这时候,有个叫郭从谨的老人家走到玄宗身边,进言道:“禄山包藏祸心,固非一日;亦有诣阙告其谋者,陛下往往诛之,使得逞其奸逆,致陛下播越。是以先王务延访忠良以广聪明,盖为此也。臣犹记宋璟为相,数进直言,天下赖以安平。自顷以来,在廷之臣以言为讳,惟阿谀取容,是以阙门之外,陛下皆不得而知。草野之臣,必知有今日久矣,但九重严邃,区区之心,无路上达。事不至此,臣何由得睹陛下之面而诉之乎!”唐玄宗听了,赶紧说:“此朕之不明,悔无所及!”如果不是落难至此,唐玄宗恐怕一辈子也看不到这样的百姓,听不到这样的肺腑之言了!
离开咸阳继续往西走,十三日半夜,唐玄宗一行走到金城县了。金城本来叫始平,当年唐中宗送金城公主入吐蕃和亲,在这里送行,才改名叫金城的。金城县的情况还不如咸阳县呢。咸阳仅仅是县令逃走了,金城不光是县令逃走了,连老百姓也逃了个差不多。玄宗一行人来到驿站,驿卒也逃走了,驿中连一盏灯都没有。这时候,玄宗他们已经走了整整一天了,人困马乏,黑灯瞎火,谁还管什么尊卑贵贱啊,横七竖八躺了一地。皇帝的尊严、宰相的权威、贵妃的娇贵,在这样的情况下全都荡然无存。
二、马嵬之变
玄宗逃跑的第一天就这么过去了,第二天接着走,到中午的时候,就走到兴平县的马嵬驿了。也就是在这时候,军队里出现问题了。什么问题呢?禁军将士们开始抱怨起来了,而且声音越来越大,情绪也越来越激动。怎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其实也很好理解,经过一天半的折腾,禁军们这时候都已经又累又饿,疲惫不堪了。而且,这些禁军都是长安人,他们的父母妻子都留在长安,现在越走越远,前途渺茫,归期更渺茫,身体的困顿在加上精神的绝望,士兵之中的不满情绪也就越来越严重,眼看场面开始有点失控了。怎么办呢?
我们说过,禁军的首领是龙武大将军陈玄礼。这可是个老臣了。差不多半个世纪之前,唐玄宗诛杀韦皇后,陈玄礼就是前敌指挥官。现在,陈玄礼听着战士们的抱怨,心里产生了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什么感觉?政变!凭着多年的经验,他知道,这种愤怒情绪如果找不到出口的话,很可能引起军人哗变,局面不堪设想!可是,怎样才能疏导将士们的愤怒情绪呢?陈玄礼想到了杨国忠。当时,杨国忠招乱基本已经是人们的共识了,天下人说起杨国忠都是咬牙切齿,陈玄礼本人也恨不得杀了他。既然如此,何不让战士们杀了他泄愤!这样一来,既疏导了将士的不满情绪,又为国除害,不是两全其美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