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坚:“气管炎”皇帝

儿童资源网

杨坚:“气管炎”皇帝

  文帝留意民间疾苦的所为,在历代帝王中也是少见的。公元594年,关中饥荒,他派人去了解百姓所吃的食物,知道他们吃的竟是豆粉拌糠。文帝将这些食物出示给群臣,流着眼泪责备自己的无能,命令撤消自己日常的膳食,不饮酒,不吃肉,他率领饥民到较为富庶的洛阳就食,命令侍卫不准驱赶、威吓百姓。遇见扶老携幼的人群,他引马让路,善言抚慰。路难走的地方,他还命令左右帮助担挑的灾民通过。公元600年,齐州有个小官,名叫王伽,押送李参等70余个犯人去京城,走到荥阳,王伽对李参等人说:“你们犯了国法,受罪是应当,看看护送你们的民夫,一路上多么新时期,你们于心能安吗?”李参等人谢罪,王伽就遣散民夫,释放李参等犯人,约定日期到京城主动会齐,说道:“如果你们失约,我只有代你们去受死了。”到了限期,七十余人竟一人不少,文帝听了很赞赏,召李参等携带妻子入宫赐宴,并宣布赦免了他们,并且下了一道诏书,说只要官吏有慈爱之心,至诚待民,百姓并非难教,要官吏学习王伽。

  在对外关系方面,首先是对付北面的突厥。突厥原来是中亚地区的游牧民族,后来向东迁移,活动在蒙古草原一带。早在北齐和北周时期,变常骚扰内地。在杨坚执政北周时,和突厥和亲,尽力搞好双方关系。但在杨坚建立隋朝之后,突厥却加紧了南下的侵扰,但被隋军打败。

  为了更好地防御突厥势力的侵扰,杨坚曾经三次修长城,巩固北边的防御线。到后来,突厥分裂成了两部分:东突厥和西突厥。东突厥因为无法和隋朝抗衡,渐渐地采取了和缓政策,直到接受了隋朝的领导。西突厥则逐渐向西发展,对隋朝没有了威胁。

  北面安定之后,杨坚开始对付南方的割据势力。首先是灭掉了后梁。后梁原来就依附于北周,杨坚开始也进行笼络,等势力壮大后,就邀请后梁的皇帝萧琮到长安,其实是软禁,然后派兵占领了后梁国。

  当时占据江南的是喜欢酒色的后主陈叔宝。在公元588年的秋天,杨坚派兵五十万,东到海边,西到四川,在长江沿线向陈发动了全面进攻。而陈的兵力总共不过十万,而且上下没有积极地备战,只是沉于酒色之中。结果当隋军抓到陈叔宝时,前线的急报还没有打开看过。

  陈叔宝到了隋朝,受到杨坚的礼遇,但杨坚很爱节俭,陈叔宝却建议杨坚造宫殿。有一次,陈叔宝应约赴宴,又向杨坚建议修宫殿,以示文治武功。杨坚表面上没有说什么,等陈叔宝走远了,就对群臣说,他就是因为贪图享受才落到今天这个地步,现在又来劝我学他那样。

  隋继承北周的疆域,灭陈以前,统治地域包括长江以北的全部地区。隋初,南方存在两个政权,一是建都于江陵(今湖北荆州)的后梁,一是陈。后梁民少国弱,本来就是附属北周的傀儡政权。587年,隋废后梁皇帝,后梁亡。隋灭陈以后,又拥有江南广大地区。隋朝极盛时期的疆域,东西9300里,南北近15000里,东南临海,西至今天的新疆,北至今天内蒙古杭锦后旗西。

  昏庸的一面

  杨坚除了他的成就,还有很多的缺点,如喜怒无常,猜疑心重,容易受谗言所惑,时常命令左右窥视臣下,如有过失,则加重罪。这是文帝的短处,并且因而贻害子孙。

  猜疑忠臣最典型的是高颎。杨坚的妻子独孤氏是北周重臣独孤信的女儿,而高颎的父亲则是独孤信的属下,还被赐姓独孤。所以,杨坚和高颎的关系也非同一般。而且后来在杨坚建立隋朝时,高颎立下了汗马功劳。杨坚称帝后,高颎被任命为尚书左仆射,为重臣之一。

  杨坚对高颎极为信任,甚至把他当成自己的镜子,说他可以纠正自己的过错。如果有人进谗言诬陷高颎,杨坚从来都不相信,反而把告状的人治罪。高颎的官职已经无法再往上封了,可见在杨坚的心目中高颎的重要性。但在以后对于立太子的问题上,两个人发生了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