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人参的贼
清朝康熙五十六年,长白山采参人赵科平和儿子白山采到一棵八两重的人参。父子俩一商量,决定拿到奉天城去卖个好价钱。
三天后,父子俩来到奉天城,可找了几家大药铺,那些药商都把价格压得很低。两人没有办法,只好先找家客栈住下,待明天再到其他药铺问问。临睡前,赵科平怕有人打人参的主意,便把装人参的袋子放在自己的枕边,袋子里还放了能够致人昏厥的毒刺。
第二天一早,赵科平醒过来,刚一转头,顿时吓得一激灵,只见身旁趴着一只猴子!他连忙摇醒儿子,两人仔细一看,确实是只猴子,此时已经昏迷不醒,它的一只前爪还在装人参的袋子里。
赵科平忙解下腰带将猴子绑住,白山则端来一盆水浇在猴子脸上。凉水一激,猴子摇摇头醒了过来,它抬头看了看两人,眼中露出惊恐的神情。
这时,白山突然发现猴子的脖子上挂着一根绳子,绳上穿着钢针,便连忙指给父亲看。
赵科平拿起来细细端详,只见那钢针上斑斑点点,有许多划痕,像是经常和硬物摩擦。他突然浑身一颤,隐约想起了什么。
很久以前,赵科平曾听人说过“猴盗”的事情,猴盗是指江湖上那些专门训练猴子偷东西的人。据说,这活儿极不容易,必须找聪明绝顶的猴子,而且要从很小的时候就开始“驯猴”,让它对主人的话言听计从,然后再教它开锁之法,白山发现的那根钢针其实就是用来开锁的。一旦训练成功,“猴盗”就可以在家里坐地生财了。
赵科平不想多惹麻烦,便将腰带解开,打开窗子,将猴子放走了。白山奇怪父亲为何如此,赵科平也不回答,只让他上街买些吃的回来。
白山离开客栈,却没有去集市,而是顺着猴子离开的方向追下去。他对这只偷人参的猴子非常好奇,想看看它到底去哪里。那猴子中了毒,动作难免不大灵活,很快便被他追 上了。
眼见猴子溜进了一间不起眼的院落,白山也跟着翻墙进了院子。他轻手轻脚地走到正房的窗外,屏息凝神,听着屋子里的动静。
只听一个少女的声音说:“小小,你回来了!快过来让我摸摸,你去了一晚,我都担心死了!”
屋里传来一阵猴子“吱吱”的叫声,女孩叹了口气,说:“我又让你去给父亲偷药了,看来这次你是扑空了。偷不到也没什么,父亲现在被关在衙门的大牢里,很快就要被处斩了,你偷再多的药也救不了他的命!我从小眼睛就看不见了,是父亲辛辛苦苦将我拉扯大,可我却连他最后一面都见不到!”接着,便传来“呜呜”的哭声。
白山也从小就没了母亲,不免对这个双目失明的姑娘心生同情。他翻墙出了院子,一路跑回客栈跟父亲说了此事。赵科平听后,皱了皱眉头,他把人参揣在怀里,让儿子带路来到小院。
白山敲了几下门,只听少女轻声问:“哪一位啊?”白山回答:“我们是新搬来的邻居,知道你出入不方便,特地来帮你挑水。”
“吱呀”一声,门开了,里面走出来一位清秀的姑娘。她向二人行了个礼,感谢他们前来帮忙。
三人进屋坐下后,赵科平才道出实情。少女大吃一惊,以为他们是来兴师问罪的。白山连忙安慰她:“我们并不是来为难你的,只想知道你父亲为什么会被关进大牢,”
盗珠判死刑
原来,姑娘叫文银花,她的父亲文飞峰是江湖上大名鼎鼎的“猴盗”。当年,文飞峰的妻子因难产而死,女儿文银花天生双目失明。为了治好女儿的眼睛,他到处寻访药方。听说用名贵的深海珍珠磨成粉服下后,眼睛就会复明,他动心了,但深海珍珠极为昂贵,出于无奈,他只得做起了“猴盗”,频繁作案。不久前,他带女儿逛庙会,正赶上四皇子胤出来巡游。胤朝冠上有颗耀眼的东珠吸引了他的目光……
东珠失窃,胤大发雷霆,下令全城封锁,许多人无辜入狱。文飞峰没想到会连累这么多人,感到良心不安,决定悄悄将东珠还回去。可他刚走到胤下榻的行营,便被几个官差拿住,东珠也被搜了出来。尽管文飞峰一口咬定是自己捡的,但还是被打入大牢,判了秋后问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