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文帝及其霸陵之谜

儿童资源网

汉文帝及其霸陵之谜

  无论如何,汉文帝将自己的霸陵选在了白鹿原上。并且,与西汉其他帝陵不同的是,霸陵因山为陵,墓葬开凿于山崖中,不另起坟丘,“(墓中)皆瓦器,不得以金、银、铜、锡为饰”。这与西汉历代帝王陵的厚葬之风形成鲜明的对比,特别是其孙子汉武帝的茂陵。茂陵修筑时间长达半个世纪之久,到汉武帝去世时,茂陵中的金银财宝已经堆得放不下了。

  汉武帝的确是一个与汉文帝截然不同的帝王。正是从汉武帝开始,我们开启了一个以国家主义挤压民生空间的“强权政府”时代。这个时代,为实现皇帝大权独揽的梦想,为应对对外战争的巨大开支,汉王朝在政治、经济上的一系列举措也成为了后世历代帝王效法的典范。

  虽然,在以后的历史中,汉文帝一直都为后世所称颂,而汉武帝则成为儒家的反面教材,用以督促皇帝们自我约束。但对帝王来说,汉文帝属于“学”而难“习”的范畴,因为,作为集权一身的帝王,往往更想有所作为,想要证明自己手中皇权无远弗届,而汉武帝的时代恰恰给后世提供了一个范例。

  所以,史书中记录的帝王们,众口一词,似乎都愿意效法汉文帝,但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我们能看到的,却是一个又一个成功或失败的汉武帝。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霸陵伤别。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这阙《忆秦娥》读来,都是千年的孤独与凄怆,恰如白鹿原上的汉文帝,仿佛一个徘徊千年的独行者。他开创了一个时代,成为了历史的标杆,而历史却并未沿着这个方向行进。

  “德”可以服人,“德”却无法驯服权力。所以,作为以德治国楷模的汉文帝成了中国两千年帝制时代的异端。而在这片土地上,异端是没有权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