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院长还以为他做了一件聪明的事呢,兴高采烈地指挥年轻的医生护士们把5只风筝一一放飞。
首先升空的是一只红色的蜻蜒鹞。这是一只装有风哨的大鹞子,一临风就呜呜地响。这响声很激越,反映了红蜻蜒急于飞翔的心情。这时候,没一个人想一想蜻蜒这种昆虫会不会叫这个问题,真怪。
这时几乎所有的人都仰对着天空,所以谁也没见波波是什么时候、从什么地方来到身边的。孩子们更高兴了,争着伸手想去触摸波波的身体,哪怕屁股也没关系的。波波这时不耐烦这个,它正在研究风筝的问题。它跑开去,在远远的地方伫立仰望着空中的风筝,不断将脑袋侧来侧去,一副入神思考的样子。
老院长让大家别去打扰波波。研究问题是应当鼓励的。他指挥另外4只风筝一一起飞,然后叫医生、护士们把风筝线交给孩子们轮流操纵,尤其要让轮椅上的孩子有机会把握一下。
飞起来的风筝不再是竹篾和纸的组合了,它们仿佛在天空里获得了生命,获得了灵性,摇头晃脑,追逐逗斗,翻筋斗作杂耍……它们在卖弄它们的自由和快乐哩!它们还把勃勃的活力通过风筝线传递给放风筝的人。这就是放风筝这种活动的迷人之处。
不知道波波是怎样研究风筝的。
波波一定研究出了什么,径直跑到了老院长身边,很恭敬地用脸颊蹭了蹭老院长的裤腿,然后埋下头去吻了一下老院长的皮鞋。这是鹿的最高礼仪。
老院长受宠若惊,赶忙蹲下来为波波搔痒痒,还含糊不清地咕哝着什么,简直有点媚态呢。
许多人在这一瞬间忽然明白了老院长剃掉大胡子的原因——他决心从头开始和波波交往。看来他成功了。
波波不需要搔痒痒,一口就叼住了老院长脚边的一个线团,摇晃着头。
猫科动物喜欢玩球,莫非鹿也喜欢玩?
波彼衔着线头兴奋地冲出人群,围着老院长在草地上飞也似地奔跑。
小泓第一个明白了波波的意图,大喊道:“波波也想飞哪!”
这头想飞的小鹿在翠绿的草地上疾走、腾跃,使草地有了弹性,使空气有了看得见的线条,使天地间充满了青春的活力和说不尽的美丽。
小泓的病情恶化,必须转院治疗。
临走时,小泓坚持要和波波道别。院长叫七伯把波波领来了。这一次小泓是躺在担架上见波波的。他伸出两只颤颤的手,说:“波波,你认识我吗?”
波波退了几步,站到了未未的身后。它以为还是要排队的。它看见了小泓怀里的镜子。
未未心里好难受,蹲下去拥了拥波波的脖子,说:“过去吧,过去啊。”
波波犹豫了一下,好像有点害羞,忸怩着走上几步,探出头,小心地让鼻子触到了小泓的手指。
小泓说:“波波,我要走了,我做完手术就会回来的。”
老院长明白小泓的病况,心里酸酸的,眼圈也红了。
小泓走了,再没有回来。
可是波波还是常常到201病房来,来了就径直走到小泓睡的床边去探看。
床是空着的。这是老院长关照空着的。
波波后来被两个可恶的盗窃犯引到灌木丛里杀死,然后装进麻袋从医院围墙上抛出去。这事做起来很容易,因为自从老院长剃了胡须,波波以为这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是可亲可近可信赖的了。两个盗窃犯中有一个是大胡子。
老院长对剃须这件事非常非常后悔。
医院住院部门口那块牌子到今天还没有拿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