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太祖 膺景命 靖四方 克大定 至世祖 乃大同 十二世 清祚终
【解释】兴起于东北的满族,号称大清,清太祖努尔哈赤承受上天的旨意,派兵攻入山海关清军入关,平定四方,到了清世祖顺治皇帝在北京登上帝座,平定了各地的混乱局面,才统一天下,建立了清朝。经历了十二代皇帝,清朝的国运衰落了。
〖解读〗清朝初年虽然存在着高压政策,如为了控制汉族人民的思想,大兴文字狱,但到嘉庆皇帝为止,人民生活也比较安定。清朝在康熙、雍正、乾隆时期,经过同外部侵略势力及内部分裂势力的斗争,建立起空前统一和巩固的多民族国家,在内地设立了十八个行省,从而确立起比较巩固而稳定的政权。自鸦片战争以后,各帝国主义国家相继侵略中国。强迫清朝政府签定了一个又一个不平等条约,使中国从独立的封建社会逐步成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清朝政府到了光绪年间,皇帝只是个空架子,而实权是操纵在慈禧太后手中,这个人称“老佛爷”的女人,十分专横,在她手中,中国的威名被完全丢尽了。
dú shǐ zhě读史者kǎo shí lù考实录tōng gǔ jīn通古今ruò qīn mù若亲目
【解释】读历史的人应该更进一步地去翻阅历史资料,认真考证研究,了解古往今来事情的前因后果,就好象是自己亲眼所见一样。
〖解读〗中国的历史十分悠久,前面提到的不过是一个简单轮廓,要想真正掌握必须翻阅各朝各代的历史资料,深入进行了解和研究。历史是面镜子,我们可以从这面镜子中吸取许多宝贵的历史教训。
kǒu ér sòng口而诵xīn ér wéi心而惟zhāo yú sī朝于斯xī yú sī夕于斯
【解释】我们读书学习,要有恒心,要一边开口诵读,一边用心去思考。只有早早晚晚都把心思用到学习上,才能真正学好。
〖解读〗我们应该立志努力学习,知识的领域是无穷无尽的,知识是财富、是力量、是智慧。学问是苦根上长出来的甜果。只有刻苦地、不间断地学习才能掌握和运用它。
xī zhòng ní昔仲尼shī xiàng tuó师项橐gǔ shèng xián古圣贤shàng qín xué尚勤学
【解释】从前,孔子是个十分好学的人,当时鲁国有一位神童名叫项橐,孔子就曾向他学习。像孔子这样伟大的圣贤,尚不忘勤学,何况我们普通人呢?
〖解读〗孔子曾经拜郯子学礼仪;拜长弘和师橐学乐曲;拜老子学人生哲学。孔子曾说过:三个人一起同行,其中一定有一个人值得我向他学习和效法的”。
zhào zhōng lìng赵中令dú lǔ lùn读《鲁论》bǐ jì shì彼既仕xué qiě qín学且勤
【解释】宋朝时中中令──赵普,他官已经做到了中书令(宰相)了,天天还手不释卷地阅读论语,不因为自己已经当了高官,而忘记勤奋学习。
〖解读〗人的学问是永无止境的,一个人的努力和奋斗是不可中途终止的。活到老、学到老,一个人应该好学不倦,直到死为止。
pī pú biān披蒲编xuē zhú jiǎn削竹简bǐ wú shū彼无书qiě zhī miǎn且知勉
【解释】西汉时路温舒把文字抄在蒲草上阅读。公孙弘将春秋刻在竹子削成的竹片上。他们两人都很穷,买不起书,但还不忘勤奋学习。
〖解读〗路温舒和公孙弘这两个古人,在没有书本的情况下,想办法把书抄在蒲草或刻在竹子上学习,我们今天能有印制精美的书本,学习条件和环境如此优越,更应该刻苦读书。
tóu xuán liáng头悬梁zhuī cì gǔ锥刺股bǐ bù jiào彼不教zì qín kǔ自勤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