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妻

儿童资源网

还妻

  王金良和姜兰猜的没错,失踪3年的周连才此刻杀回来,正是要夺回妻子的。这个平时性格就有些莽撞的男子,听说自己老婆领着孩子住到了王金良家,早就火冒三丈了。幸亏邻居们拦着:说人家王金良啊,当年是为了救你老婆孩儿的才这么做的。可周连才并未因此善罢甘休啊,也难说:自己还没死,老婆住到别的男人家。这不是奇耻大辱吗?

  第二天,周连才又来了,还脸不是脸,鼻子不是鼻子地说:“我来,我要孩子,要老婆。”

  虽说周连才态度强硬,但姜兰却不为所动。看着身边没满月的小女儿,再想想自己和两个儿子是怎么活到今天的,她觉得但凡还有点良心,自己也绝对不能走。

  打这以后,周连才三天两头地往王家跑。软磨硬泡,不给老婆,我就没完。这接二连三地闹腾,可惹恼了王家老老小小。按理说,这里面,最生气的该是当家人王金良吧。毕竟,当年周连才的老婆孩子,是人家王金良口挪肚攒救过来的,到头来,却落个一家不安宁,这不恩将仇报吗?可让姜兰万万没想到,王金良思索再三,竟然说出了这么一番话:“人家有根,两个儿子,老婆还在这,又一寻思可拉倒吧,这要是你老婆,你能不来看看吗,咱也想来看看,自个就这么寻思。为什么我不动员她趁早回去?心情都是一样的,就说你回去得了。”

  这王金良,好人啊!一心为他人着想。但他这一动员,姜兰更急了,你怎么舍得让我回去呢。可姜兰转头一看,被周连才一闹腾,连一向和善的王老娘都坐不住了。当年,老太太省下自己的口粮,救活姜兰和两个儿子,如今孩子还没长大报恩,却因为自己,让老人白天晚上不消停—想到这儿,姜兰觉得自己脸都没处搁了。无奈之下,她只好决定—跟周连才回家。

  出生不到一个月的女儿,就要跟着妈妈到别人家去了,对方还是个跟自己有过节的莽撞人。你说说,这王金良心里哪放得下啊,他生怕宝贝女儿受了委屈。可一个单身汉。再加上一个老太太,确实没法养活还需要吃奶的孩子。这时候,一向胡搅蛮缠的周连才,却说了一番让王金良感动的话,他说:“你放心吧,老王,我拿闺女不能是拎搭摔打,这一点你放心。就和我自个养活的一样,我不能害她就是了。”

  古人讲托妻献子,形容朋友间友情深厚。可接受了王金良的孩子,发誓要照顾好孩子的周连才,却压根儿不是他的朋友,而是曾几何时还闹得不可开交的情敌。周连才的态度发生了一百八十度大转弯,显然不仅仅是重获妻子的志得意满,而更重要的是,他被王金良的善良大度感化了。不是有这么一句话吗:每个人心中都有太阳,只是如何让它发光啊。可故事讲到这:那个始终像太阳一样温暖,照亮别人的王金良,又将承受怎样的命运呢?

  1963年12月,姜兰带着对王金良的深深眷恋离开了柳河沟村,离开了家。可没人知道:1963年12月,当王金良倚着门远望姜兰和女儿消失在视野之中的那一刻,究竟想到了什么。古诗说:怅然遥相望,知是故人来。可王金良由于善良解救,相爱,又同样由于善良放弃的那个女子,还能再来到他的身边吗?

  还妻(3)

  人约黄昏后

  这个聪明漂亮的小姑娘取名周红,随了周连才的姓。本以为天赐良缘,却被命运无情打散。重新开始光棍生活的王金良,一个人早出晚归,孤苦伶仃地照顾着年迈的老母亲。眼睁睁看着热乎的女人,可爱的孩子,一一归了旁人。这泥人也有土性儿,搁谁心里能好受啊。

  人家到了节日,又炒又煎,咱们家什么便宜做点得了,尤其是过节了,心里更不好受。

  这无奈绝望的日子啊,真不知道老王是怎么掰星星数月亮熬过来的。而另一边的姜兰呢,其实过得也不舒心。想当初,姜兰和周连才是父母包办的,没啥感情基础,而且周连才比她大12岁,再加上周连才当年赌气出走,抛妻弃子的事,姜兰的心里难免会留下阴影,两个人在一起就更别扭了。其实,经过3年的共同生活,姜兰心中,对王金良早已不仅仅是感激,他们之间存在更多的是默契,是感情。虽然无奈分开了,姜兰却始终牵挂着王金良,而王金良也无时无刻不惦念着她们娘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