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画师”赵成文

儿童资源网

“时空画师”赵成文

  于是,赵成文倒了一杯水,送到那个目击者跟前。赵成文发现,那目击者端起水杯时,杯中的水漾出了微微的波澜。等目击者喝完了水,赵成文坐下来,同目击者继续修改画像。片刻,一张画像从打印机中输了出来。

  赵成文拿着那张画像,煞有介事地端详了一会儿,又看了看目击者,突然说道:“咦,这个人不就是你吗?”目击者睁着惊恐的眼睛吼道:“不是我!不是我!”

  几天后,某市海港公安局给赵成文打来电话:“赵教授,你可真神了,支票那案子就是那小子自己干的!不过我们想问问,你是怎么把他的像画出来的呢?”

  赵成文笑着说:“对这个目击者的真实身份,我绘画不久就产生了怀疑。所以,绘画的过程,也就是心理交锋的过程。不管他怎么说,总要流露一些蛛丝马迹,尽管细微,但还是让我捕捉到了。”

  赵成文研制的人像模拟软件系统,有一项技能是让颅骨“复活”。

  某日,江苏省靖江市警方在长江边上发现了一具女尸。由于尸体高度腐烂,头部已成白骨,无法确认。而在半年前,市郊一农村发生了一起中年妇女失踪案。赵成文在江苏省张家港市讲课时,靖江市公安局刑警队队长听过课,于是给赵成文写信,请他帮忙鉴定。

  几天后,两张颅骨照片寄了过来。赵成文用人像模拟软件系统将颅骨“复活”成一张“彩色照片”,立即用特快专递寄给了靖江市公安局。

  果然,村民们一致认定“彩色照片”上的人正是半年前失踪的那个中年妇女。为了进一步确认,赵成文又让靖江市公安局将那失踪妇女的照片寄了过来。经过痕迹重叠对比仪的检验,最后认定那尸体正是半年前失踪的中年妇女。

  赵成文借用高科技手段,“复活”了2200年前的美人

  2001年12月3日,位于南昌的华东交大为建一栋学生宿舍楼,正在院内推平一处小山坡,突然间遇到了坚硬的土层,挖掘机发出了异常的声响,工程进度受阻。

  第二天,考古研究所派人赶到现场进行考察,初步断定是一座明代古墓。经过挖掘,古墓从里到外一共五层,分别是黄土层、三合土层、砖砌棺穴层、松香层,最里面一层是楠木棺材。打开棺盖,棺内是一具裹着几层丝绸的遗体。遗体的第一层裹布打开后,是十多件夹衣和布裙,颜色均为紫褐色。随后,解开十余个白布打成的结,剥开夹衣布裙,一件极其华丽的长衣出现在考古人员面前:长衣的胸前绣着凤舞祥云的精美图案,绣工精致,质地柔软。墓主的面纱撩开之后,首先是一顶缀满珠宝的金冠。墓主苍白而又干瘪的面部还有些弹性,四周放着64枚金银币及各种奇珍异宝。

  古尸发掘出来后,被立即送到了江西省博物馆。根据考证,墓主是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之孙、明靖王朱典培的第四夫人吴氏。

  半年后,赵成文到南昌去讲课,向来对考古有着浓厚兴趣的他讲学一结束,便来到博物馆参观。他萌生了一个想法一复原明代王妃的本来面目,让参观者一睹她的昔日风采,为“特展”锦上添花。

  赵成文为王妃的遗体拍照后,立即返回了沈阳,一头钻进了实验室,操作起头像复原系统,复原出王妃60岁时的“照片”。江西省博物馆接到“照片”后大为惊喜,立即放进“特展”中进行展出,收到了轰动效应。当地媒体报道后,博物馆每天人满为患。

  赵成文接着又复原出王妃30岁左右时的“照片”。同时,为了逼真地再现王妃当年的风采,赵成文根据史料及墓中的头饰品、俑的发型和自己掌握的知识,为王妃设计了发型。于是,当年王妃那雍容华贵的美丽容貌便活脱脱地展现在人们面前:椭圆型的脸蛋,细长的眉毛,目光深邃的眼睛,小巧的嘴巴,眉宇间流溢着聪慧的气质。

  原本与古人无关的颅骨复原技术,在500年前的王妃身上放射出了光彩,让赵成文对古代人物头像复原产生了浓厚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