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鲁鬼谷之谜
她冷静地分析了“鬼声”产生的条件:夜深、高频率的“通地闪”。而“鬼声”消失的条件是再次出现“通地闪”。而雷闪突止,山谷突静,则是能听清“鬼声”的环境条件。
接着,她详细查阅了气象资料,得知当地系典型的海洋性气候,一年中的大雷雨天,集中在1月下旬至2月上旬。她决定在这一时段等候。
1993年1月23日,她来到了当地公证部门,用重金聘请了两名公证员,一起来到了山谷,在以前与父亲呆过的“长蛇洞”过夜。深夜果然雷电交加,可是并没有出现“鬼声”。
一天,两天……直到2月10日,“鬼魂”还是没有显现。这回白等了。
第二年1月下旬,科菲又带领公证员来到故地,还是白等了。
直到2002年2月9日,即9年后,他们终于等来了“鬼声”再现。再现与停现的条件与预计完全相同,而且持续的时间更长。2002年2月14日,她又将第二份报告与相关材料送交“奇探会”。一周后,该会会长会见她,颁发证明,承认当年科菲父女的发现真实可信。
激动万分的科菲回家后,来到了父亲像前,一字一句句“宣读”了证明。
读完后,她看着父亲的“目光”,进行心灵的对话。父亲去世后,她经常与父亲进行这样的无声对话。蓦然,她感觉到父亲的眼光从兴奋慢慢变为“追求”,仿佛在说:“决不能满足于现象的发现,哪怕是最奇特的现象。科学的任务就是探索现象背后的秘密,而且越是奇特,往往越值得探索”。她的心灵受到了震撼:“这是父亲生前多次说过的话,我一定弄个水落石出!”她经过反复考虑,认定:除了山谷其有放音功能外,在逻辑上,无法用别的方式解释“鬼声”显现。那么,山谷为什么会有录音功能呢?她查阅了所有有关资料,请教了所有能请教的专家,但一无所获。
一天夜里,她看着家里桌上的录音机、磁带,灵感一闪:“磁带录音的原理,不就是将声音转化为电信号,再将电信号录入磁带?放音的原理不就是通过电信号,将磁带中的信号转化为声音?如果山中有磁铁矿,那么某种闪电不是也能将战场上的声波转化为电信号?而某种‘通地闪’不是也能将这种电信号传入磁铁矿,从而录音?同样某种‘通地闪’不是也能将录下的信号,再还原为声音? ”
她越想越觉得有道理。她又想,当然,天然磁铁矿要成为录音物,肯定要有许多其他磁铁矿不具备的条件,这些条件只有等找到矿藏后才能深入分析。可是,这样大的山沟,应该从什么地方开掘呢?
她思来想去,灵机一动:“指南针与手表都在洞中失常,出洞恢复正常。这就说明这个洞很可能离磁铁矿最近。何不就从这里开掘呢?”
白发平添 感叹不已
她马上就到卡斯克镇有关部门咨询手续与费用。手续并不难,难的是费用太大。由于经常外出探险,父女俩的资产很少。她算下来,几乎要倾家荡产,不过她在所不惜。
经过紧张筹备,2002年4月5日,她雇人在“长蛇洞”开挖了。3天后,就挖到了磁铁矿。令当地矿产专家惊愕的是,矿物非常细,就像粉末一样,而且都已氧化。科菲发现矿层外的岩石层上粘满了这种粉末。
科菲谛视很久,眼睛一亮:磁带表面的细微磁粉与这里岩石表面的磁粉,不是有异曲同工之妙吗?她兴奋得大叫起来:“我找到了秘密!挖掘可以结束啦!”旁人好不吃惊。
此后,她查到了大量资料,得知玛奥山谷处于南太平洋地层断裂带的延伸区,几百年来地质运动异常活跃。她认为,正是这种活动使矿中大量的磁铁石不断地受到挤压磨碾,越来越碎,越来越细,最后成粉末状,且氧化。“看来古代传说的‘山谷鬼声’来自‘海魔夜啸’,也有一点道理。”她想。
回来后,她又写了一份调查报告,还附上挖掘过程的录像及矿粉样本,于2002年4月15日送交“奇探会”。
这回可以告慰父亲在天之灵了。然而没想到的是,她再次遭受异议。反对最激烈的还是迪尔。他的理由简明扼要:“没有事实证明,细矿沙在闪电的作用下,会录音放音。”
科菲得知后,呆住了。她静心细想,平心而论,迪尔的批评并非无理取闹。作为科研人员应该让活生生的事实说话,而不应该是推断。可是,怎样才能让山谷变为录放音机呢?她思考良久,决定制作现场微缩模型,进行模拟实验。由于费用很高,她只能以唯一的房产作抵押,向银行贷款。
为了模拟逼真,她来到卡斯克镇的一家航空俱乐部,租用一架直升机,在空中用高精度的摄像机,对玛奥山谷进行“航拍”,同时用先进的磁场感应仪,对山内的磁铁矿进行全方位扫瞄。然后她下机,在山谷取泥土,在“长蛇洞”中取了岩石与磁铁粉。
回家后,她租用了一个空仓库,与助手一起制作了微缩模型。当然山中的氧化磁铁沙也按比例埋入。他们又制造了人工闪电。
她知道,可能需要进行千百次试验,才能成功。因为所有的相关物资,如闪电的功率、时间与模型中的山及磁铁矿的体积、比重、重量,甚至湿度、温度等,达到一个精确的比值时,才能录放音,这也是“大自然录放音现象”罕见的原因。
实验在深夜进行。一次没成,两次没成……3个月过去了,整整进行1000多次试验,还是没能成功。贷款已耗尽,科菲变卖家中一切值钱的东西,再向所有愿意借给她钱的亲友借钱。然而得到的全部钱款,也只够进行一个月。
一次次实验还是没见效,仅剩最后3天了。
这天晚上照镜子时,科菲发现自己平添了许多白发。她想,十多年来,自己将全部的业余时间都花在野外探险,花在探索‘鬼谷之谜’上,至今独身。她感叹不已。
深夜,实验照旧进行。照例先进行录音试验。科菲在模型边放上录音机,放出了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这是父亲生前最喜欢的乐曲。
接着,释放人工闪电。她突然发现,记录仪上出现一种从未有过‘电磁感应’信号。她顿时心跳加快。关上录音机后,她立即记下了这次放电的所有相关数据,然后轻轻按动电钮,再次释放闪电。
她凝神屏息。忽然,山谷中传出了了一阵轻轻的音乐声,正是《第九交响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