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时分,头戴特制钢盔、身穿防弹背心、手提微型冲锋枪的格林独自进入古堡。他把古堡里所有的灯都打开,然后在走廊拐弯处的死角坐下。
格林在这令人望而生畏的古堡里等到半夜3点多钟,眼看离天亮只有两个小时了,凶手仍未露面。格林认为或许是他的名声使凶手闻风丧胆,没敢再来;或许是他全副武装的样子使凶手觉得无法下手。可凶手要是不露面,格林就无法与他交手,案子就破不了,赏金也就成了水中之月。经过反复思考,格林决定再冒一次险,他要装出若无其事的样儿,把罪犯引出来。于是,他脱下钢盔和防弹背心;放下冲锋枪,又哼着小曲走出别人不易袭击的死角……
第二天早晨,来接应格林的警察赶到古堡时,他们在古堡门口发现了格林的尸体。他的一身好武艺看来并没有发挥作用,在他的身上也没有发现任何伤痕。这样一个身怀绝技的好汉,竟被凶手不留任何痕迹地害死了。凶手用的到底是什么手段?他又是如何进出古堡的?这些问题谁也无法回答。
几个月后,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到警察局应征,说他能在三天内破获古堡疑案。警察们见他那副老态龙钟、瘦骨伶仃的样子,不由感到好笑。他们都劝老者不要去白白送死,要是缺钱花,他们可以给他一些。老头耸耸肩,笑着说:“钱我有的是,我今天来是为民除害。这是我的遗嘱,已经过公证处的公证。如果我在古堡中死去,请将我的遗产捐一部分给慈善机构。后天早晨8点,请你们到古堡门口接我。如果我不出来,你们就进去收尸。”说完,老头扬长而去。
警察局长接过老头送来的遗嘱,发现他捐给慈善机构的钱数目可观,看来此人来历不凡,不是那种梦想一夜之间变成百万富翁而来冒险的人。他赶紧派人追出去,把老头请回来。
老头回到接待室时,局长抢步上前与他握手,并再三请老头原谅他们的冒昧。局长和老头越谈越投机。老头告诉局长,他是一个生物学家,叫维尔特。他认为自己已找到古堡疑案的凶手,但这还只是推测,还需到现场加以证实。不过,那要冒生命危险。
局长请他把杀人嫌疑犯的名字讲出来,以便警方对他采取必要的行动。维尔特教授不以为然地说:“警察可不是这个凶手的对手,你们如果真心要协助我破案,就帮我准备一个钢盔,一只猴子和一架红外线摄像机。”
“这些东西都不难搞到,”局长说,“不过,教授请您好好想一想,您孤身前往古堡过夜,是十分危险的事。作为本城的警察局长,我不能让您去冒险。”
“对,这是得冒生命危险。局长先生,你愿意和我一起去冒险吗?我有90%的把握可以成功。你不会不知道古堡疑案迟迟不破,将给古城旅游事业带来多大的损失。我还认为,你的前程也维系于此案上。”
局长觉得被维尔特教授将了一军,再说古堡疑案一拖几年,他脸上也不光彩。于是,他决定孤注一掷,与维尔特教授一起夜闯古堡。他当即下令,叫几个警员,按老教授的要求,准备好了猴子,红外线摄像机,头盔……
第二天傍晚,维尔特教授和警察局长来到古堡。维尔特把牵猴子的绳索拴在古堡大厅的一条桌子腿上。然后,他与警察局长一起带上钢盔,他请局长千万别摘下钢盔。教授似乎还想说些什么,但他怕局长不相信,又怕吓坏了局长,所以话到嘴边又咽回肚里。他只是拿出一大瓶药水,让局长在全身涂抹一遍,别的没再多说。
夜深了,维尔特教授和局长戴着红外线观测镜,默默注视着大厅里的情况。突然,教授取下观测镜,扛起专用于黑夜拍摄的红外线摄像机。他压低声音告诉局长:“凶手来了。”局长顿时紧张起来,他从腰里拔出手枪,贴着教授的耳朵问道:“几个人?在哪里?”
教授忙着拍摄,没有搭理他。局长顺着摄像机的镜头方向看去,只见,那里只有他们带来的猴子,别的什么也没有。
局长着急地捅了教授一下,说道:“快告诉我呀,可别让凶手跑了。”
教授不耐烦地说:“别打扰我。等会儿再说。”局长一听生气了,心想:凶手都跑到跟前了,你还在不慌不忙地摄像,这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可他又不敢发作,他正在寻思着办法,“扑通”一声响,把局长吓了一跳,他定睛一看,发现刚才还活蹦乱跳的猴子,已倒在地上。
局长感到情况不妙,猴子死了,马上是否要对我们下手了呢?他刚要上前去看个明白,教授用脚踢了他一下,示意他不要动。局长看看教授,发现他仍在沉着地摄像,好像不是身处险境,而是在观光游览,真叫人摸不着头脑。局长从警几十年,还从来没见到过这种破案方法。他觉得应该出击,宁可与凶手面对面拼死相搏,也不能死得个不明不白。他甚至怀疑这老教授,会不会在搞什么鬼名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