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定下招亲计

儿童资源网

孙权定下招亲计

  孙权定下招亲计

  孙权定下招亲计是一个故事。在《三国演义》中,孙刘二人在赤壁之战后战胜曹孟德,夺下了荆州。刘备借东吴的荆州后,没有归还之意。周瑜就替孙权定下个招亲计,让孙权派人去荆州说媒,说自己的妹妹是个杰出女性,与刘备正好般配。

  《赤壁》孙权孙尚香剧照

  想先把刘备骗来,然后把他扣为人质,再跟他属下交换荆州。诸葛亮早就看穿了一切,心中早有了计划。派赵云保护刘玄德过江娶亲。到了地方,赵子龙按照诸葛亮的计策,让人挂起了红灯,还买了一些结婚食品。并把刘备要与孙尚香结婚的事流传出去。不少的人都知道了这件事。

  孙权的母亲吴国太也知道。她派人把儿子早来询问。一听这只是自己儿子的一个计谋,火立刻上来了。怎么能利用自己的妹妹抓敌人呢。要是把刘备杀死了,尚香就是望门寡。吴国太决定将错就错。叫儿子把刘备约见在甘露寺,要是看中了刘备,就让他成为东床快婿。要是没看中,就随便怎样处置刘备。孙权只得答应。刘备气度风华,吴国太很满意。做主将女儿许配给了他。刘备就在赵云的保护下,带着尚香一起回到了荆州。孙权不仅没有成功把荆州从刘备那儿要回来,还让自己的妹妹成了人家的媳妇,可谓得不偿失。孙尚香是三国不让须眉的女人,在和刘备结婚时,她在楼上梳妆打扮,楼下有士兵拿着刀剑。刘备进入洞房被吓了一跳。孙尚香只好命令士兵放下刀抢,新郎官才敢见新娘子入洞房。

  孙权长相

  孙权作为三国时期东吴的代表人物,大家对孙权长相的讨论也是很激烈的。自古以来,中国的那些帝王将相总是有许多神异的记载,不管是正史还是野史。那么孙权作为东吴的开国皇帝,自然也少不了那些又神奇又神秘的传闻了,其中不乏与孙权长相相关的。

  孙权画像

  南宋著名的史学家裴松之为《三国志》做注时,曾经写下了这样的一段话:当时孙权的母亲怀孙权的时候,梦到太阳拥入怀中。而当年怀孙策的时候,是梦到月亮拥入了怀中。孙坚听完后,就说太阳和月亮都是极其贵重的象征,我们的儿子将来一定会创立大业。

  在史书中有关于孙权长相的记载,都说孙权的长相确实有不同寻常的地方。孙权出生时“方颐大口,目有精光”,父亲孙坚见了十分惊异,认为孙权有大贵之相。著名学者黎东方先生曾经解说过:方颐,就是方脸颊的意思;大口自然是大嘴巴的意思,四方都能吃得开;目有精光,就是说生命力非常充沛。

  在演义中还这样描写过孙权:碧眼紫髯。碧眼就是看起来有白种人混血的那种感觉;紫髯就是两腮都长满了紫黄的胡须。在《献帝春秋》里还说孙权“长上短下”,就是说孙权上半身长,下半身短。而学者黎东方对这个的解释是,孙权站起来矮,坐下去高,一般需要人伺候的人,长相大多都是这样。

  去过江东的汉朝使者这样评价孙权长相:“体态魁伟,相貌奇特,骨架不凡,有大贵的表相。”看来孙权长相有贵相是大家都认同的了。

  孙策是孙权杀的吗

  孙策是东汉末年江东一带的割据诸侯,他的父亲是长沙太守孙坚,他的弟弟孙权则是三国时候东吴的创立者。孙策骁勇善战,相貌英俊,而且性格十分爽朗大度,因此很受百姓和部下的爱戴。就是这样一个前途无量的人,却在二十五岁的时候因为一次意外,面颊中箭而亡,之后不久便去世了。关于他的死亡,一直以来人们都认为这是一场意外,但是近些年来人们提出孙策的死可能跟孙权有关系。

  孙策剧照

  孙策和孙权虽然是亲兄弟,但是在个性上的差异却十分巨大,一个勇猛威武,一个则是心思缜密。因此,如果孙权要想实现自己的抱负,就必须要夺得孙策的地位。如果再加上外界对他施加的影响,那么他谋划刺杀孙策也并不是不可能的事情。孙策是在丹徒西山打猎的时候,遇到了许贡三刺客,在和他们搏斗时候被受了重伤的。孙策因为常年在外带兵打仗,知道他行踪的人应该只有他的下属或者亲信而已,而这三个刺客却突然出现在孙策打猎的途中,这实在是让人感到蹊跷。

  另外从孙权对待曾经的其他兄弟的态度来看,也有不少的疑点。在史书的记载中,孙权的三弟孙翊是被属下人给杀死的,如果没有这件事的话,继承孙策位置的是孙翊也说不定。而孙权的四弟孙匡也是英年早逝,关于他的死亡中并没有详细的记载。而孙权的五弟孙朗仅仅因为一次愚蠢的作战决定,就被孙权移出家族,禁锢终身。可以说除了孙权之外,他的四个兄弟都没有什么好下场,不禁让人感到怀疑。

  关于孙策到底是不是孙权杀的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讨。孙权虽然在治理朝政上确实是有自己的才能的,但是关于他的为人以及对待自己兄弟的态度和做法,却是颇具争议的。难怪会被后人怀是他谋划了刺杀自己大哥的行动。

  孙权是个怎样的人

  孙权建立了东吴大业,论其政治谋略深远是毋庸置疑的,虽其帝业是在其父兄的基业下所建立的,但观其经历,孙权绝对是个拥有非凡才华和政治远见的一方霸主。

  张震饰演的孙权剧照

  孙权是一个善用能人提拔贤才的雄主,孙权兄长孙策在逝世前曾对孙权说道“举江东之众,决机于两阵之间,与天下争衡,卿不如我。举贤任能,各尽其心,以保江东,我不如卿”,由此表明对外军事作战孙权并不擅长,但是十分擅长任用贤人,使其各尽其责,保卫江东基业。

  孙权继承江东基业时,便广纳人才拥有周瑜、陆逊、吕蒙这些谋士和将领,在孙权左右辅佐,共创天下,而孙权也深知自己军事谋略不及他们,对他们也甚是信任,用人不疑的特点也很好的使他手下的谋士更效忠于他。

  孙权虽不是一个万能的雄主,欠缺军事谋略但是其政治远见和勇猛之心却是超越常人,孙权懂得用人、能屈能伸,拥有大丈夫气概。在战场上虽不是百战百胜,但却勇往直前,给予士兵很大的鼓舞,因此才有赤壁之战的胜利,才有曹操“生子应如孙仲谋”的感叹,才有成为三国鼎立的一方霸主的伟业。

  但孙权晚年却判若两人,猜忌心极重,滥杀无辜,迫害朝中忠臣,使得文武百官人心惶惶。但观其一生,可得孙权是为一位杰出的政治谋略家。

  孙权称帝

  东汉末年战火纷纷不断,出现群雄割据的乱局,各地诸侯无不殚精竭虑,图谋瓜分天下,平定中原。弱肉强食、优胜劣汰,主见形成春秋时期三国鼎立的局面,孙权正是东吴的开国皇帝,这场血腥权力之争的见证者与参与者。

 1 2 下一页